南阳市新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野县统计局 2010年3月5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重大考验,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政策推动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克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好增长,GDP增长速度由一季度的5%,上半年的6.2%,提高到前三季度的10.2%,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总量达到147.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4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86亿元,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18550元,同比增长5.1%。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为23.4:51.7:24.9。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年物价保持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与上年持平。分类别看,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中,除了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8%外,食品、衣着、医疗、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4%。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0 #城市 100.0 #1.食品 100.1 2.烟酒及用品 103.8 3.衣着 100.1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 99.8 5.医疗 99.7 6.交通和通讯 100.0 7.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 100.3 8.居住 98.8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99.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1.4 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4449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41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44333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564元。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34.5亿元,增长2.9%;林业实现产值0.7亿元,增长6.6%;牧业实现产值21.8亿元,增长6%;渔业实现产值0.4亿元,增长7.8%;农业服务业实现产值1.4亿元,增长4.7%。 全县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中:蔬菜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2.7%,占农业产值比重为33.2%;牧业产值21.8亿元,增长6%,占农业产值比重为37%;棉花产值2.7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为4.6%.菜牧棉产值合计为44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为7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3万亩,比上年增长5.8%,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7.5万亩,比上年增长5.7%;秋粮种植面积32.8万亩,比上年增长5.9%;油料种植面积34万亩,比上年下降6.3%;棉花种植面积22.8万亩,比上年下降15.4%;蔬菜种植面积41.8万亩,比上年减少7.1%。 表2: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 吨 413818 7.10 #小麦 吨 299940 6.70 玉米 吨 113878 8.30 粮食单产 公斤/亩 412 1.30 #小麦单产 公斤/亩 444 0.90 油料 吨 92496 6.00 #花生 吨 83733 5.70 蔬菜 万吨 178 -0.50 棉花 吨 13220 -22.40 全年粮食总产量41.4万吨,比上年增产7.1%,其中:夏粮产量30万吨,增产6.7%,秋粮产量11.4万吨,增产8.3%;油料产量9.2万吨,减产6.3%;棉花产量1.3万吨,减产22.4%;蔬菜产量179.9万吨,减产0.5%;肉类总产量4.5万吨,增产6.1%;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5.5%。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9万吨,增长5.4%;农药使用量3150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县委、政府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四大家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难题,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8.3%,累计完成增加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8.5%. 公有制工业运行良好,在1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家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32.8%,163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5.8%,公有制经济运行优于非公有制。 126家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5.9亿元,同比增长1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2%,较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75亿元,同比增长36.8%。 2009年,8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9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同比增长49.8%。其中光电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460万元,同比增长33%。新型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新亮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6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利润总额16.6亿元,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 表3: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2009年 增长% 企业单位数(个) 168 #亏损企业 2 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1701528 39.9 #产品销售成本(万元) 1338609 40 利润总额(万元) 164228 35 利税总额(万元) 230239 27.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纱、布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2%和26.6%,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0.9%,食用植物油产量同比增长285%。 表4: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增长(%) 纱 万吨 63.76 24.2 布 万米 18785 26.6 售电量 万千瓦小时 73413 76.3 水泥 万吨 71.3 20.9 食用植物油 吨 1155 285.0 2009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7家,比去年新增了3家,目前资质在2级的有2家,3级的9家,劳务分包的6家。建筑业实现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5亿元,同比增长4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3.5亿元,增长49.6%;农村投资12亿元,增长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