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产品产量增势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419.98万吨,增长19.4%;发电量25.22亿千瓦时,增长36.6%;乳制品3.78万吨,增长23.9%;饮料酒6322万升,下降7.9%;服装915.58万件,下降5.1%;人造板98.7万立方米,增长6.8%;水泥523.44万吨,增长25.1%;铁合金23.24万吨,增长55.5%;汽车3451辆,增长46.8%;机制纸及纸板59.22万吨,增长13.6%;布0.59亿米,增长81.4%。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7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净利润15.38亿元,增长42%,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1.38亿元,下降38%,亏损面3.97%;实现利税总额31.61亿元,增长27.3%。规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38.66%,比上年提高28.2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82%。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占GDP的比重为5.51%。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181.95亿元,增长30.5%,完成总产值109.8亿元,增长20%,期末从业人员77097人,比上年增加1829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4.57万平方米,增长8.8%,竣工面积692.61万平方米,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投资热情高涨。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51亿元,比上年增加135.78亿,增长41.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1.63亿元,增长45.7%,其中城镇投资415.34亿元,增长45.4%。按产业投向分,第一产业投资额40.5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投资额267.02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投资额186.9亿元,增长27.8%。非国有经济投资36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4.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引领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45.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4.85亿元,增长78.1%,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0.61亿元,增长73.1%。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35.81亿元,增长72.1%;制造业投资173.27亿元,增长62.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45.33亿元,增长34.3%。 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全市组织实施108个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总额达到61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9.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92.97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有71个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一批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大力推进。宝庆电厂120万千瓦建设工程进展顺利;三一湖汽扩改工程投资8亿元,达到1.2万台整车、2万台底盘年生产能力;湘窖酒业计划投资11.3亿元,新建6万吨曲酒和6万吨包装及配套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进入全国酒业十强;立得皮革投资3.5亿元,正在扩改牛羊皮革生产项目;合力化纤投资6亿元,新建年产4.5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线。 房产市场趋势明朗。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商品房施工面积31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5%;商品房销售面积89.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5.79万平方米,增长35.2%;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均价达到1553元,比上年增长15.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86亿元,增长18.8%;县及县以下实现178.6亿元,增长19.8%,农村消费继续活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5.34亿元,增长19.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9.11亿元,增长22.2%。建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088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0万台、汽车摩托车5.5万台,实现销售总额10.4亿元,争取国家和省补贴8700万元;全年新建农家店961家,完成销售额7.02亿元。 全市116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41.55亿元,增长22.5%,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8.4%,日用品类增长2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1%,中西药品类增长19.3%,汽车类增长80.5%。61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44亿元,增长26.9%,实现营业额4.86亿元,增长24.3%。 物价水平初现涨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由1季度的下降2.5%回升到全年同比持平,12月当月涨幅为4.7%,全年价格指数为100%,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02.5%,粮食价格指数102.1%,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97.7%,居住价格指数100.2%。城市间交通费价格指数99.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全年同比下降1%,指数为99.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1%。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出口稳步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223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从元月份同比下降25.9%转变为全年正增长,回升趋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其中,出口总额19822万美元,下降1.03%;进口总额2514万美元,增长29.7%。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8816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占全部出口额的44.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44万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6.3%。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香港地区、东南亚联盟国家、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等。 招商引资不断深入。全市充分利用第四届中博会、第五届珠洽会以及邵阳(深圳)承接产业转移专题推介会等传统融资平台,不断创新方式,首次举办网上招商会,实际利用外资9027万美元,增长2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024万美元,增长11.1%,争取国际无偿援助资金123.3万元;实际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06.74亿元,增长22.0%,引进省外境内资金92.01亿元,增长17.3%。全国500强企业中有华能、中信、国电、大唐、中集、三一、中国建材等7家落户邵阳。 对外经济格局良好。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8家,同比增长80.9%,投资地主要是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实现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额2000万美元;外派劳务3068人,增长12.5%;初步形成了境外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劳务输出“三大邵阳品牌”。 旅游市场发展稳定。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5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5亿元,增长15%;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358人次,增长91.4%,其中外国人90人次,增长18.4%,旅游外汇收入9.44万美元,增长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