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扬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20 镇江市扬中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强劲。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增长1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6亿元,增长2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8亿元,增长19.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9亿元,增长2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食品烟酒、汽车、家具、通讯器材类消费呈上升趋势。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6%,其中出口1.71亿美元,下降24.6%;进口2.35亿美元,下降30.9%。在出口总额中,外贸企业出口0.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5%;生产企业出口0.36亿美元,下降23.8%;三资企业出口1.07亿美元,下降28.1%。

利用外资难度增大。全年新批外资项目8个,其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1.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0%;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下降15.9%。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1336万人,比上年增长31.5%,客运周转量75871万人公里,增长49.7%;货运量531万吨,增长33.1%,货运周转量25435万吨公里,增长37.2%;水运量25万吨,增长25.0%;水运周转量5481万吨公里,增长19.5%。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985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46亿元,增长6.9%;电信业务收入1.12亿元,增长12.0%。年末拥有邮政局(所)13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亭(点)98处,邮政线路总长度达1576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万户,小灵通用户4.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329部/百户。年末互联网用户4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11.34亿元,增长18.8%。财政支出18.84亿元,增长1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96亿元,增长23.3%。

货币供给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20.1亿元,比年初增加59.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8.7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52.1亿元,比年初增加4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企业19家,参保人数13.5万人。全年保费收入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财产险收入0.88亿元,增长22.5%;人身险收入4.3亿元,增长28.1%。赔付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赔付0.49亿元,增长5.8%;人身险赔付0.86亿元,下降0.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连续六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顺利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市”的考核验收。全年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共获资助逾5200万元。申请专利1420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实现专利授权653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列镇江市第一。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一名,省双创人才3名。

全面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市教育系统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全面达标市”。基础教育实现新发展。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普及率98%,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7%。高考万人本科率、优秀率居镇江市前列。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省扬中职教中心成功创建成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全市拥有各类学校26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在校生3773人;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368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3575人;普通小学11所,在校学生130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2人;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数7523人。全市各类学校教职员工3491人,其中专任教师283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按照建设“文化扬中”的总体要求,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了合唱艺术节;举行了全民健身月火炬接力赛;组织了规模盛大的第三届元宵灯会。全年组织送文艺下乡演出60场,向农村农家书屋赠送图书7600余册。积极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2000余册,非法音像制品5000余件,取缔无证书报摊店6家,无证音像经营摊店2家,取缔黑网吧1家。市影剧院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30万册。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国家青少年曲棍球训练基地成功落户扬中。市曲棍球队参加首届“大拇指”杯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暨2009年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取得11人组铜牌。市精英会跆拳道俱乐部在无锡国际跆拳道锦标赛上,取得儿童组、青少年组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4枚,总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市桔梅象棋俱乐部参加第六届少儿中国象棋公开赛,夺得10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市第十六届全民运动会,参赛规模、水平堪称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届全运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成功应对甲型H1N1突发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儿童接种率达96.6%,对农村60岁以上人口定期免费体检;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卫生监督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四病”防治,全年查螺面积1820万平方米,灭螺412.2万平方米。完成各类人群血吸虫病检查16566人,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456例,重点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达50%以上,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5%;妇幼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新生儿出生缺陷率4.53‰,婴儿死亡率5.6‰,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0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00张。卫生技术人员1295人,其中医生640人,注册护士466人。全年医疗机构完成业务收入2.62亿元、门急诊122.47万人次、住院16.17万床日,分别比上年增长24.1%、17.2%和19.7%。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稳步推进,大桥南塔、南锚锭基本竣工,夹江桥及沿线高架建设进展顺利。238省道改线工程新坝段、开发区段路基工程已经结束,迎江大道、新城路、长江路、昌盛路东延、庆丰公路基本建成。更新改造城区雨污水泵站10座,新建改造排涝站44座。深入推进“四城同创”工作。建成中电大道、外环南路、扬中大道绿化景观带和城西公路等园林绿化工程,加快推进扬子桥、老汽车站片区改造。建成11万伏沙港变电所。新坝镇、三茅镇、油坊镇、八桥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