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22 邢台市统计局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等学校4所,招生1.58万人,在校学生4.58万人,比上年增长2.2%。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幼儿园在园幼儿13.7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

邢台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科技事业迈出新步伐。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11项,增长75.8%。专利申请量558件,增长32.6%;专利授权量280件,增长20.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23个。广播电台1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电视台18座。有线电视用户31.2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8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09%。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0个。卫生技术人员2088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653人,护师、护士5172人。卫生机构床位1913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6622张。乡镇卫生院173个,床位5565张,卫生技术人员374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广场、公园、社区和活动室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全国飞跃杯田径锦标赛、全省游泳分龄赛等高水平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荣获金牌78枚,银牌53枚,铜牌57枚,其中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共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奖牌总数创历史之最,被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群众体育工作荣获全国先进称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福利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市年末常住人口达到698.88万人,出生人口9.57万人,出生率为13.75%。;死亡人口4.39万人,死亡率为6.31%。;净增人口5.1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  7.44%。,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22元,比上年增长1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5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67元,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1947元,增长19.6%。居民消费继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38元,增长6.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5元,增长11.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0%,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906元,增长14.9%。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34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2.9%。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7.8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28.1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9.66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2.18万人,比上年增加77.8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8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33.04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15032张,比上年增加8783张;收养各类人员13210人,增加9202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881个,增加7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3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57万元。全市26.1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17.5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为2.93%。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森林资源稳步增加。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3万公顷。年末实有林地32.2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107.9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5.7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成效显著,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市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338天,比上年增加7天,超省下达任务目标13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及减排项目125个。争取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8亿元。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12万吨,纯削减3624吨,削减率为8.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33万吨,纯削减1.08万吨,削减率为8.0%。全市工业重复用水率92.4%,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83%,工业烟尘排放去除率97.7%,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7%。“三废”处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财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为6.25亿元。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70平方公里。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列入省“双三十”的县(市)和企业,均提前一年完成省三年考核减排目标。实施了20多个重大节能项目,形成了4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拆除钢铁企业高炉3座、水泥机立窑28座,关停小火电机组5台,取缔小造纸企业4家,市区拆除燃煤锅炉72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2.86吨标煤/万元,同比降低14.4%;单位GDP电耗1527.3千瓦时/万元,降低1.7%。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为1.8267吨标煤/万元,同比降低5.3%,超额完成年度和“十一五”累计进度目标任务。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98起,同比减少60起,下降9.12%。死亡人数为200人,比上年下降6.55%。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为15人,下降21.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起,下降6.58%,造成181人死亡、30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2.62万元;火灾事故259起,同比下降11.0%,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188.78万元。

注:1、本公报2009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据。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