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3)

2010-03-19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

公路建设大跨步发展。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5.3亿元,增长38.3%,其中,境内省属第一条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并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交工通车里程2343.6公里,其中,通达工程598.8公里,通畅新续建项目工程1629公里,打通乡镇村43个,打通断头路125.7公里,使垦区农村公路硬化里程突破7000公里大关,为垦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信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年末农垦通信拥有通信线路25620公里。其中,光缆线路总长度14078公里,增加825公里。总局至各局场共开通电路34.8万路,比上年增加20.7万路,交换机总容量47.1万线,比上年减少0.1万线。垦区固定电话达到43.9万部,比上年增长3.1%,户均电话普及率达到7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宽带用户达到8.4万户,比上年增加2.3万户,增长9.1%。

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2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29.1%。新增3A景区3个,省旅游名镇2个,3星级旅游宾馆1个。海林、七星农场被确定为黑龙江省旅游名镇。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发展。全年垦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农场及农场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4亿元,增长16.1%;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87.8亿元,增长15.9%;餐饮业零售额14.0亿元,增长19.7%;食品类商品零售额39.7亿元,增长10.0%,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8.4%。

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8%,其中,出口总额实现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

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签订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03项,其中利用外资项目36项。实际利用国内外资金48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合同利用外资到位额49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

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在俄罗斯、菲律宾、朝鲜、美国、巴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注册公司15家;在境外租种土地100万亩,采伐木材5.5万立方米,开采金粉60吨; 对外劳务输出累计达到7472人次,输出生产机械2481台套;累计境外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累计生产粮豆5亿公斤。

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2009年垦区继续实施科技强垦战略,加强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研投入力度,培育与壮大科研骨干队伍,充实和完善学科梯队建设,扶持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为垦区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年末垦区有专业科研所1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有6个试验站和2个研究室纳入全国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年内开展的研发推广项目212个,比上年增加41个。全年垦区各级科技投入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投入科技攻关、开发和推广等总局以上项目经费达到4299万元。全年共有34项科技成果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评审出总局级科技进步奖14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7项。年内共有6个分局承担农业部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27项。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2009年垦区各级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改善百姓子女就学条件和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工作,加强了职工贫困生的救助工作,继续在宝泉岭分局高中举办“宏志班”,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垦区率先在全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继续向分局集中,全面完成了高中布局调整任务。垦区现有独立普通小学7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7所、普通中学59所,普通小学在校生为10.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为11.4万人。当年高考进入普本分数线以上的有2706人,比去年增加100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垦区共录取新生9510人。高等和中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现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分别为2.98万人和 1.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1.8倍。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垦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末垦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30个,其中综合医院116所,专科医院1所,疗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9个,卫生监督所99个,妇幼保健院75所。卫生技术人员141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606人,注册护士4300人。拥有住院床位和观察床位10103张。当年报告甲、乙、丙传染病共17种,比全省少8种;报告发病率为175.15/10万,比全省发病率低40.38%。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五苗”接种达到98%以上,均高于省和国家的规定水平。全年组织医疗卫生扶贫下乡60次,有15余万患者接受了诊治,垦区有3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达5次,有效缓解了基层就医难问题,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水平。

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年末垦区共有博物馆5个,图书馆(室)569个,俱乐部(文化站)169个,文化广场253个。现有一报四刊,《北大荒日报》全年总印数为1612.7万份,比上年增长5.3%;杂志4种,全年总印数11.5万册。专业艺术表演321场次。2009年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35个,其中农场信息服务站21个;基层文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35个农场、168个管理区购置了图书和各配备了文化娱乐音响一套。为庆祝建国60周年,总局在宝泉岭分局成功举办了“交通杯”垦区第十届文艺汇演,展示了垦区建国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垦区共有121个广播电视台(站),有线电视光缆16159公里,有线电视用户30万户。黑龙江农业三个频道节目全天24小时播出。年内开办专栏节目370期、播出新闻4642条,同时在省和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390条,播出专题片80部。为精办频道,进一步提高宣传和收视效果,对农业频道自办节目进行了改版,使《法在身边》、《北大荒论坛》等自办节目达到13个。

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年末垦区拥有体育场馆138个,新建农场全民健身工程52个,全年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及体育比赛453次,有14.8万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垦区运动员张树峰为黑龙江省代表团蝉联了全国跳高金牌;在全省首届智力运动会上,垦区运动员共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

八、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2009年,垦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层次逐步提高,有68743 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当年发放及补发养老金1.7亿元,解决了其养老保障问题。年末垦区参加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为45.1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36.7亿元。垦区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全年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员73.9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员71.4万人,全年职工医疗保险费支出6.5亿元。参加失业保险人员43.4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386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0.3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待遇支出220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员39.8万人,全年生育保险待遇支出1061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广大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