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6年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大统计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化统计改革,不断创新方法,扎扎实实开展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三大职能,切切实实地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06年,全年经济状况良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预期的增长目标。全县实现县生产总值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4亿元,比上年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4%;第三产业增加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县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2%,42.1%,31.7%,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了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1%,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2%,拉动经济增长1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7%,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播种面积为15.55万亩,同比增长15.3%,完成地区计划119.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7万亩,同比增长148.9%,完成地区计划117%;油料播种面积0.28万亩,与去年持平;棉花播种面积7.84万亩,同比增长31.1%,完成地区计划156.8%;其他播种面积为6.26万亩,同比去年下降7.6%。粮食总产量3999吨,同比去年增长166.96%;油料总产量为558吨,同比增长24%;棉花总产品量6720吨,同比增长40.7%。 2006年,全县牲畜存栏头数为55.62万头(只),完成地区计划100%。同比去年55.02万头,增长1.09%。其中:牛5.1万头,完成地区计划82.4%,马1.79万头,驴200头,骆驼0.32万头,猪0.16万头,羊48.63万只(山羊14.36万只,绵羊33.87万只)。在畜产品生产中:肉产量9975吨,完成地区计划97.8%,牛奶产量15890吨,山羊毛产量40吨,绵羊毛产量781吨,山羊绒产量34.4吨,禽蛋类产量219吨,水产品产量11吨。最高饲养量为80.3万头,同比去年77万头,增长14.7%。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4721千瓦,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95千瓦;托拉机拥有量10018台,增长1.4%。 三、工业 2006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3%(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全县原煤生产92万吨,增长17.95%;发电量2062万千瓦时,下降32.46%;水泥15.6万吨,下降21.21%;红砖2257万块,增长22%;白酒15.8吨,增长73%;原盐25.8万吨,增长13.16%;塑料制品203吨。全部工业企业产销率95.22%,乡及乡以上工业产销率94.8%。 四、固定资产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743万元(不含公路投资5000万元),增长141.7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93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93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600万元,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529万元,农村集体投资完成1428万元,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300万元。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9346万元,国内贷款906万元,自筹资金26447万元,没有债券,其他资金2733万元,应付款为1535万元。按建设性质看:新建投资完成28077万元,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649万元,扩建投资完成3738万元。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22803万元,安装工程完成2076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4935万元,其他费用10929万元。 五、运输邮电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的加快,全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6年,各种交通工具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7360万吨公里,增长15.7%;完成客运周转量7000万人公里,增长36.7%;客运量140万人,增长9.4%;货运量62万吨,增长3.3%。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415万元,全年完成电信通讯业业务收入405万元。电话网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年未电话户数1.1万户,互联网用户12246户。 六、国际贸易 随着市场经济稳步发展,市场销售稳中趋升,2006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6.1万元,增长13.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6516.3万元,增长8.62%;餐饮业零售额为2313.3万元,增长30.9%;其他行业零售额为456.2万元,增长14.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5.54亿元,增长79.3%,金融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84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58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113万元,比上年减少了150万元。 保险业合理发展。2006年,保费收入1325万元。其中财产险450万元,人身险875万元。已决赔款785万元,其中财产赔款260万元,人身险赔款525万元。赔付率59%,其中人身险为60%,财产险为58%。 八、教育、文体、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开展。2006年全县拥有各级种类学校28所,其中成人中专1所,职业高中1所,中学13所,小学12所,幼儿园9所(包括私人个体)。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7299人,比上年下降6.5%。其中,中学3137人,下降11.2%;小学学生4162人,下降3.6%。学龄儿童入学率由去年的99.8%上升到今年的99.9%增加了0.1个百分点。 2006年全县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7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8%,比上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52%,无线电视人口覆盖率83%。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6个,其中医院3个。全县拥有病床184张。卫生技术人员290人,其中医生222人,注册护士68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6年,全县地方人口总数为51317人,比上年增长了0.8%,其中男性26165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25152人,占总人口的49.1%,男女性别比为104。少数民族32839人,占总人口数的63.99%,汉族人口18478人,占总人口数的36.01%。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68‰,人口死亡率为3.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1‰,年末家庭总户数18871户,户均人口数2.7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