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2010-03-19 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统计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8.41亿元,较上年增长6.08%,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42.39亿元,较上年增长3.92%。信贷结构和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为我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逐步全方位渗透,辐射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年投入科技工作资金达到205万元,全年申报科研项目106项,通过鉴定立项的65项。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了“素质工程”、“科技之冬”等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建立和完善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促进了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年市政府用于教育投入7304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了市属第九中学,促使全市社会力量办学、集资办学、捐资办学蔚然成风。社会力量兴办学校已达56所,逐步形成了社会投资办学的机制。全市有小学79所,在校生29213人;初、高22所,在校生12503人。

计划生育按照“三为主”、“三不要”的要求,全面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责任目标任务,全市计划生育率达到99.57%,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7‰。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文化、广播、电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我市举办了全国老年掷球比赛,文明社区文艺巡回演出,重大节日期间举行了广场文化文艺晚会,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15万册。坚持不懈开展了“扫黄”、“打非”斗争,促进了我市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城乡医疗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我市已形成规模,初级卫生保健取得较大进展。医疗、医风教育明显加强。现有卫生院、医院51个,拥有床位2265张,医生4860人。

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库尔勒现有报纸4家,有广播电台2家,电视台5家,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优抚安置进一步落实,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通过了州人普办验收。保密、气象和档案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老龄、关心下一代、残联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总人口357682人,比上年增加13936人,其中少数民族117816人,增加5147人。

库尔勒地区年末在岗职工人员数78801人,累计工资总额73440万元,比上年增加10997万元,在岗职工人均全年货币工资8999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9%。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城乡有敬老院4所,收养人员40人,每人平均生活水平1800元,有优抚对象934人,发放慰问品210万元,发放抚恤金1.22568万元,伤残金7.3154万元。全市共发放保障金7.23859万元,下拨救济款58万元。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夺取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