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皮山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9 和田地区皮山县统计局

皮山县统计局2005年7月13日

2004年,皮山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有了明显提高;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各项改革不断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了全年的奋斗目标。按旧行业初步测算,2004年皮山县生产总值44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增速比上年快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50万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6144万元,增加46.6%;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9万元,增长9.3%。

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不断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52.1%,第二产业13.7%,第三产业34.2%。总体上,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很薄弱,产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渠道较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多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亏损严重;消费市场缺乏热点;财政收支矛盾依然严峻。

二、农业

2004年皮山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线,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林牧农”发展格局,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依靠大农业脱贫,依靠大农业产业化致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稳种植业,调大林果业,调强畜牧业,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情况良好。

2004年,经历了严重干旱、病虫害、风沙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侵害,农牧业生产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46056万元,比上年增长21.9%。粮食在播种面积略有缩减的情况下,主攻单产,总产量达到108046吨,比上年上升2.0%;棉花种植面积46400亩,增加13489亩,棉花总产5562吨,比上年增加76.0%;年末耕地面积450685亩,全年开荒新增耕地面积1586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65公顷,比上年上升了46.7%;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45.5万头,增长3.7%;总产肉量4216吨,增长2.1%;禽蛋产量480吨,上升6.7%;羊毛产量647吨,增加8.6%;牛奶产量670吨,增加28.4%;各种水产品产量达到24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乡镇企业产值有所下降。2004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165万元,比上年下降9.9%;实现净利润363万元,下降11.5%。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7623千瓦,比上年下降2.9%。其中:农用排灌总动力3268千瓦,增加17.4%;大中型拖拉机271台,下降0.7%,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107台,增加2.5%;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214吨,下降1.3%;农村用电量469万千瓦时,增长2.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9.83千公顷,下降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有所上升,产销进一步衡接,经济效益总体不佳。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37万元,比上年增加14.1%。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39万元,比上年减少184万元;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42万元,比上年减少238万元;轻工业完成产值563万元,比上年增加217万元,重工业完成产值4574万元,比上年增加418万元。

我县工业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业企业是个薄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新产品开发投入不够,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均很低;传统工业企业步履维艰,缺少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企业发展缓慢,缺乏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57万元(不含兵团),比上年增加710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皮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我县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等行业。其中农业投资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国家政策鼓励和全县农业产构调整的影响,我县加大了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生态林、防护林建设,并加大了石榴基地、核桃基地、大叶紫花苜蓿基地及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投资。

全县施工项目个数27个,比上年增加1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7个,比上年增加15个。

五、国内贸易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促进了消费增长,全年保持平稳增长。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5%。我县消费品市场有如下特点:①从消费地域看,城镇市场活跃,农村市场平稳。②从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表现活跃,其他行业的零售表现平稳。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96万元,同比增长14.7%,餐饮业零售额867万元,同比增长24.2%。

六、交通邮电业

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322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32529万人公里;货运量18万吨,货运周转量7063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50万元,比上年增加9.8%;交换机容量达到10836门,与上年持平;20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800户,增加3.0%,分城乡看,农村电话用户达到3700户,增长2.8%,城市电话用户3100户,增长3.3%。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2004年,我县在保工资、保改革、保机构运转、保机构稳定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求发展,努力增收创收,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为我县各项改革、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57万元,比去年增长24.2%。增长的原因:一是积极开展清理欠税工作,作好行政性收费征缴收入,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特别是非税收入的清缴工作。二是国有企业改制后,财产收入增加了。三是狠抓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长原因:按照有关政策,我县从三类地区划为四类地区,增加艰苦地区津贴,医改资金的增加,上级下达的专项全部下拨,以及新分配的计划内自费生的工资及时发放到了职工手中。从财政支出的份额看,个人部分支出依然占到绝大部分,党政机关的公费只占到财政总支出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