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伊吾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9 哈密地区伊吾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自治区、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不断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伊吾县生产总值40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865万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12522万元,增长24.1%,其中,工业增加值9175万元,增长29.7%;建筑业增加值3347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4万元,增长25.2%。伊吾县人均生产总值19516元,增长1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8.0:28.6:33.4调整为34.2:30.9:34.9,结构渐趋合理。

全县年末在岗职工2806人,其中:机关836人,事业1547人,企业423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37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2人;城镇新增长劳动力60人;大中专毕业生92人;复转军人9人;其他城镇失业人员1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12968万元,增长7.8%;林业产值1626万元,增长71.6%;畜牧业产值5529万元,增长8.0%;渔业产值16万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50万元,与上年持平。

进一步科学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全年总播种面积68828.9亩,同比下降0.6%,其中小麦3571.9亩,同比下降33.3%;玉米7416亩,同比增长4.5倍;大麦12600亩,同比增长0.8%;哈密瓜播种面积34073.4亩,同比下降4.4%,蔬菜586.9亩,同比下降7.0%;葡萄面积达3219亩,比上年增加46亩。

全年粮食产量6000吨,增长9.4%;哈密瓜产量72232吨,增长1.4%;棉花产量44吨,增长76.0%;油料产量20吨,下降33.3%;水果产量3495吨,增长1.4倍;蔬菜646吨,下降6.9%。(见表1)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19.1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牲畜出栏10.52万头(只),增长5.8%;肉类总产量2778.3吨,增长7.8%;羊绒产量11吨,增长3.8%;绵羊毛产量240吨,与上年持平;驼毛产量12吨,奶类产量700吨,禽蛋产量2吨。鱼产量11吨,增长10%。年内购进高产褐斯坦奶牛208头,引进种猪336头。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5台,增长9.5%;小型拖拉机746台,增长2.8%;农用运输车43辆,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701吨,增长12.7%。农村用电量630万千瓦小时,增长21.2%。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7.3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5.96万亩。机电井152眼,增长10.1%。

全年累计转移劳动力1685人,创收320万元,较上年增加118万元,实现人均增收89.5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91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40万元,增长29.4%。(见表2)

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3.8%,提高12.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100%,与上年持平;重工业产品销售率104.3%,提高13.1个百分点。

全县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亏损)年平均从业人员162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5944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应收帐款净额21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1.5万元/人,总资产贡献率为49.6%,资产负债率13.7%。

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家,资质等级三级,年平均从业人员175人,比上年下降8.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万平方米,下降7.3%;实现利润66万元,上缴税金10.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28万元(其中兵团1470万元),比上年增长53.8%。按统计口径,地方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58万元,比上年增长67.9%。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5715万元,同比增长1.8倍,占投资总额的21.7%;采矿业4469万元,同比增长1.4倍,占投资总额的17.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08万元,同比增长47.1%,占投资总额的4.6%;交通运输业278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6%;房地产业953万元,同比下降69.8%,占投资总额的3.6%;教育、文化卫生业2300万元,同比增长17.1%,占投资总额的8.7%;其他8926万元,同比增长52.5%,占投资总额的33.8%。

在地方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5715万元,增长1.8倍;第二产业投资6630万元,增长13.6%,其中,采矿业投资4469万元,增长1.4倍;第三产业投资14013万元,增长79.2%。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分别由13.0:37.2:49.8调整为21.7:25.2:53.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1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40万元,增长24.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41万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3999万元,增长24.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71万元,增长26.8%;其他零售额211万元,下降9.0%。

六、招商引资

2006年,全县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引资90.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556万元,同比增长9倍。新开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18432万元,同比增长6.7倍,其中区外资金11685万元,同比增长7.9倍;区内资金6747万元,同比增长5.4倍。全年有中国华电集团、广东召唤文化公司、山东兴盛矿业公司、上海中科电气有限公司、新疆光汇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勘察总队315队、新疆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湖北中南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伊吾县绿源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德隆恒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注册)9家单位在我县注册,注册资金1.9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6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727公里,其中三级路面105公里,四级路面622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42辆,增长9.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1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3万元,增长4.9%;邮政业务总量118万元,增长1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529户,下降4.3%;移动电话用户6510户(含小灵通用户),增长43.3%;互联网用户515户,增长75.2%。

三星级旅游宾馆1个,星级宾馆客房总数92间,拥有181个床位。全年接待游客69400人天,增长1.6倍;其中区内60959人天,增长1.7倍;区外8441人天,增长1.4倍;实现旅游收入679万元,增长1.2倍;其中客房收入241万元,增长1.4倍;餐厅收入438万元,增长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