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灵武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银川市灵武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群众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功跨入中国西部百强县。

一、综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居全区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7.73亿元,增长29.3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83亿元,增长10.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78%、14%。

2007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6085人(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比上年下降3.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646元,增长35.8 %。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07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6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4.91亿元,增长2.2 %;林业产值0.43亿元,增长47.7%;牧业产值2.89亿元,增长0.8%;渔业产值0.19亿元,增长15.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7 万亩,增长8.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3万亩,增长8.8%;蔬菜种植面积2.96万亩,增长25.9%;水果7.39万亩,增长18.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5万亩,增长16.8%。

全年粮食总产量18.1万吨,比上年增加0.10万吨,增长0.56 %。全年肉类总产量1.54万吨,比上年上升17.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07万吨,下降12.2%(见表1)。

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设施农业有了新的进步。新建枣岗子草畜循环示范村1个,生猪养合作社2个,奶牛园区3个。年末大牲畜存栏3.63万头,下降5.3%;生猪存栏6.76万头,增长6.1%;羊只存栏24.3万只,下降18.9%;牛存栏3.63万头,下降5.3%,其中:奶牛存栏1.94万头,增长4.3%。牛奶产量6.03万吨,增长4.7%。水产品产量0.27万吨,比上年增长22.7%。渔业养殖面积8190亩,精养面积5170亩,其中名优品种养殖面积3013亩。“四水”产业面积32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506吨。全市共签订粮食订单8万亩,涉及农户5000户。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8.8万亩,清淤支斗沟2703公里,砌护渠道155条147.2公里,配套水工建筑物1016座,节水3400万方。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69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22.94万亩。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

(万吨) 比上年±%

粮  食 18.1 0.56

油  料 0.25 56.2

蔬  菜 6.19 11.6

水  果 4.43 36.9

肉  类 1.54 17.5

#猪牛羊类 1.07 -12.2

牛  奶 6.03 4.7

禽  蛋 0.09 12.5

水产品 0.27 22.7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00台,增长14.9%;农用小型拖拉机8450台,增长1.1%;农村用电量6041万千瓦小时,增长4.7%;化肥施用量(实物量)3.64万吨,下降3.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0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完成秋翻地26.3万亩,秋施肥面积12.4万亩,补贴各类农机具628台(套),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3.93万亩。

2007年共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考核驾驶员370人,共审检农机驾驶员3155人,审检农机2127台。

2007年全市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合同的续签28350份,占应签30517户的93%,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个,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达到61个,成员总人数达到9082人,带动农户2.67万户。

农业综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29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04余家,查获未经审定及标签不合格种子450公斤,未按规定经营高毒农药8箱80公斤,禁用有机磷农药19箱190公斤,套用登记证号等不合格农药178公斤。受理农民投诉案件18起。全市配方肥施用面积25万亩,建设高标准测土配方肥试验示范区30个6000亩,开展相关田间试验33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完成工业增加值4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7%(见表2)。

表2: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工业总产值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工业 113.37 28.67

#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0.64 40.7

# 集体企业 0.27 34.3

股份制企业 109.97 31.0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23 24.2

# 轻工业 41.72 9.5

重工业 71.65 47.5

工业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7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家,产值5-10亿元企业4家,产值1-5亿元的企业11家。

全市主要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纺织业完成产值34.65亿元,增长13.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36.6亿元,增长56.3%;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产值16.73亿元,增长46.4%。上述四大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8%。

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产量1943万吨,比上年增长21.3%;汽油产量42017吨,下降45.3%;无毛绒产量3002吨,增长10.7%  (见表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实现利税3.73亿元,增长56.7%,其中实现利润2.2亿元,增长3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9.98%,比上年上升54.55个百分点。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1943 21.3

水泥 万吨 34.26 -3.1

汽油  吨 42017 -45.3

无毛绒  吨 3002 10.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1.57 391.8

2007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6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实现利润0.24亿元,增长35.8%。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9554元/人,增长2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7%。

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营业收入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上交税金达5560万元,同比增长10%,吸纳农村劳动力29250人,同比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