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互助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9 海东地区互助县统计局

2007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5.01亿元,增长1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9,增长4.9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5亿元,增长14.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28.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2006年的26.1:30.3:43.6调整为27.2:29:43.8,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 72.8 %,比上年减少了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4亿元,增长20.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30万元,增长13.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229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883元,增长17.1%。

一、农业

2007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调整结构作为主旋律,以市场为导向,洋芋、油菜、蚕豆等拳头产品的主导态势更加明显,特色优势作物比重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虽然受到春旱、秋涝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小麦、青稞等作物产量下降,但是由于加强了对农业工作的指导,各项增产增收措施得力,加上价格上涨等有力利因素带动,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畜牧业生产在保持常规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西繁东育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林业工作突出“造”、“退”、“管”三个重点,狠抓退耕还林工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推进。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04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5.99%。其中:完成种植业总产值53674.67万元,比上年增长23.94 %;完成林业总产值180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9%;完成畜牧业总产值46290.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完成渔业总产值12万元,比上年减少62.5%。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情况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    90.20         1.26

其中:粮食作物           50.12         持平

油料作物                  36          持平

蔬菜作物                  3.44         43.3

其他作物                  0.64         3.2

粮食总产量(吨)             126606      2.96

其中:1、小麦产量          24240       1.3

2、杂粮产量              18696         7.29

青稞产量                481          -57.5

豌豆产量                944           45.5

蚕豆产量                16680          6.6

3、洋芋产量             83670          3.04

油料总产量(吨)     57964          2.1

蔬菜总产量(吨)     99120          74.6

2007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618公顷,比上年增长24.2%,新育苗树面积116公顷,比上年增长7.4%;四旁植树81.87万株。

畜牧业生产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强化科技兴牧措施,全县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类牲畜存栏数和出栏数稳中有升,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90户,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1.45万户,完成牛改、猪改和羊改分别达到1.03万头、3.3万头和9.25万只,推广良种鸡54.1万只,贩运牛羊49.7万头(只)。

主要牲畜存栏和畜产品产量

指 标 名 称     2007年数     比上年增减(%)

年末各类畜禽存栏(万头只)  115.6          9.41

其中:牛存栏(万头)     5.85         0.52

羊存栏(万只)          26.62         2.63

猪存栏(万头)             32.20         18.34

鸡存笼(万只)             47.00         11.9

马存栏(万匹)             0.75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