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和政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 绕“走好八条路,实现八个跨越”总体思路,高度关注民生,注重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狠抓旅游型小城镇建设和“五大支柱产业”,突出特色,求真务实,开 拓进取,全县呈现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57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723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9万元,增长16.8%。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672元,增长15.8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6:16.3:43.1调整为 40.5:16.6:42.9;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 财政: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8.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35万元,增长16.29%。财政总支出32728万元,比上年增长24.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4147万元,增长20.33%。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为5702人,比上年下降2.93%。其中,国有单位5388人,下降0.05%;集体单位229人,下降35.49%;其他经济单位 85人,下降33.59%。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2073.4万元,增长41.93%。其中,国有单位11742万元,增长43.99%;集体单位 2780万元,增长1.98%;其他经济单位534万元,下降32.31%。 全县共建立劳务输转基地13个,累计培训人数0.57万人次,累计劳务输转5.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75亿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0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种植业产值18509.4万元,增长11.71%;林业产值370.2万元,增长 4.57%;牧业产值10165.5万元,增长24.33%;渔业产值36.65万元,增长4.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1万元,增长8.06%。 粮食种植面积15.07万亩,比上年增长22.8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9.97万亩,增长26.36%;秋粮种植面积5.10万亩,增长 16.43%;油料种植面积8.0万亩,下降22.40%;蔬菜种植面积0.33万亩,下降55.40%;中药材种植面积0.45万亩,下降 35.71%。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45592.8 4.47 #夏粮 吨 28423.5 32.79 小麦 吨 27323.5 36.91 #秋粮 吨 17169.3 -22.80 玉米 吨 10177.6 -19.20 蚕豆 吨 1100 -24.03 洋芋 吨 6991 -27.50 油料 吨 15937.3 -2.78 蔬菜 吨 5010 20.57 水果 吨 3774.5 19.45 全年防护林造林面积2万亩,与去年持平;种草面积达3.40万亩,育苗1500亩;义务植树5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1.7%。 表2: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9413 9.18 绵羊毛产量 吨 277.3 6.08 奶类产量 吨 1014 32.03 禽蛋产量 吨 855.6 -1.89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4.32 5.37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2.9 1.98 猪年末存栏 万只 3.71 9.76 鸡年末存栏 万只 28.52 -1.89 水产品产量 吨 52 4.0 全县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1%,大中小型拖拉机1107台;农用运输车1185辆,增长6.80%;化肥使用量 1055.34吨,增长18.60%;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万亩,增长0.78%;农村用电量813.84万千瓦时,增长18.72%。 年末全县乡镇企业1915户,企业从业人数7390人。其中:集体企业2户,私营企业96户,股份合作企业6户,有限责任公司12户,个体企业1799户,完成企业总产值72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增加值15560万元,增长15.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56万元。 表3: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发电量 万千瓦时 2997.6 水泥 吨 118130 白酒 吨 628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79万元,比上年增长2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金投资39504万元,比上年增长42.84%。从投资主体看,省属投资3000万元,增长25.0%;地市县属投资35047万 元,增长46.69%。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624万元,增长31.6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57万元,增长6.74%。城镇固定资产按三 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512万元,增长41.57%;第二产业投资5280万元,下降26.49%;第三产业投资32712万元,增长81.33%。 全县共列建设项目48项,总投资达12.0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项,投资3.56亿元,新建项目30项,投资8.5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有26项,关注民生的项目有18项。 五、商业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7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873万元,增长11.9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479 万元,增长19.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707万元,增长13.1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82万元,增长9.04%;其他行业零 售额763万元,增长5.2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7.32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664.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97%和6.02%;完成客运量29.8万 人公里,旅客周转量6845.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7.97%和9.01%。全县共有民用汽车135辆,其中客车84辆。全县公路里程达514.9公里, 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304.85公里。 邮电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12.8万元,比上年增长7.4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9198户,增长95.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0.8万 元。电信业务总量486.45万元,本地用户8642户,其中城市2920户,下降23.16%;农村5722户,下降32.68%。本年减少固定电话用 户3658户。移动业务总量615.58万元,电话用户16056户,新增6056户,增长60.565%。联通业务总量280.0万元,电话用户 4500户。全年各类报刊累计发行量59.87万份,增长22.43%。 旅游: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9%;其中:海外游客254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900万元,增长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