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2006年,我区认真落实出口促进政策,大力培育出口主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年新增<,SPANlang=EN-US>3家外贸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4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出口总额1226.6万美元,同比增长3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11137万元,比上年增长48.9%。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制定、完善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开放引资政策,深入推行以商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引进项目95个,同比增长90%。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2.2亿元,同比增长66.3%。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2006年我区财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稳步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体制改革。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2036万元,首次突破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一般预算收入17545万元,增长24.6%,基金收入4491万元,增长13.7%。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地两税收入达到14966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85.3%。镇级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五个镇财政收入达到12658万元,同比增长24.6%,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7.4%,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23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政策性补贴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农业支出、其他部门事业费等支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87.1%、57.4%、51.1%和90.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92亿元,比年初增10.5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95亿元,比年初增4.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68亿元,比年初增4.6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6.1亿元,同比增长26.2%,现金支出123.89亿元,增长29.3%;现金净回笼12.21亿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不断加强。2006年全区拥有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493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10748人,专任教师649人;幼儿园19所,在校学生4282人,专任教师2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残疾儿童入学率95.7%,外来经商、务工子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以上。全面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全市率先免除农村义务教育杂费,深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贫困生不因贫失学。加强农村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3500人次,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年来,举办了“廉政之春”、元旦春节晚会、“六一”少儿书画展等多场节庆文艺活动,在全区巡回放映电影130多场,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正式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和推进城乡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全区30个行政村7000余户有线电视用户实现了联网,大大丰富了当地农户的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9人,其中执业医师135人;卫生机构床位234张。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群众就医条件大大改善。有效应对非典、禽流感两次公共卫生危机,确保了屯溪无疫情。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稳定。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66192人,比上年末增加5629人。其中:非农人口128931人,77.6%。男性82412人,女性83780人,性别比100:101.7。出生人口1480人,死亡人口73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7‰,下降0.1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212元,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2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4869元,比上年增长14.1%,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理,到2006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712人,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达1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共发放金额958.98万元,同比增长11.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024人,同比增长6.4%;参加工伤保险4200人,同比增长68%;就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4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衔接。 4.人口数为市公安局户籍年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