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2010年4 月28 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双重冲击和挑战,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政策,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综 合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3.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增速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9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7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7:36.1:59.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呼和浩特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达61108元,比上年增长14.3%,较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 2009年前11个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一直在100以下,到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略有上扬,达100.1,较上年上涨0.1个百分点。分八大类指数看,呈现“三升一平四降”的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2.2%、1.1%和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持平;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分别下降0.7%、1.4%、3.5%和0.6%。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和服务项目分别比上年上涨0.8%、0.7%、3.2%和0.2%;交通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和住房分别下降0.1%、0.3%和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8%。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0.81万人,增加0.1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99万人,减少0.03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 8.60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846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1473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0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达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8亿元,增长29.9%。全年财政支出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重点加大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的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六项支出分别增长53.4%、23.7%、22.0%、29.8%、87.6%和76.7%。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3.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1.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119.5万吨,与上年持平。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133.3千公顷,增长2.4%,产量89.1万吨,增长8.9%;马铃薯播种面积100.9千公顷,增长3.9%,产量18.7万吨,下降24.8%;油料播种面积51.1千公顷,下降4.5%,产量4.5万吨,下降27.5%。 全市年末家畜存栏251.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大牲畜存栏76.2万头,比上年下降4.3%。在大牲畜中,奶牛存栏头数70.0万头,比上年增加385头,占大畜的比重为91.9%,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小畜存栏146.7万只,比上年增长6.8%;生猪存栏28.4万头,比上年增长0.1%。全年肉类总产量9.1万吨,比上年增长12.1%;鲜奶产量305.4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2.9万吨,增长46.5%。 全年荒山荒(沙)造林面积达61.9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9千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46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74.8千公顷,零星(四旁)植树306万株。当年苗木产量4986万株。 三、工 业 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8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5.4亿元,增长16.2%,增速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轻工业增速再次超过了重工业。 分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6亿元,增长38.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39.6亿元,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07.0亿元,增长27.8%;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增长111.7%。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仍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主体,增加值合计达346.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6%。 分行业看,在统计的34个行业中,有23个保持增长,有色金属选矿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最快,同比分别增长2.7倍、1.5倍和6.0倍。 全市3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税114.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0%;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达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市完成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一改近年来投资增速逐步放缓的态势,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值。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7.7亿元,同比增长93.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9.3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工业投资235.8亿元,同比增长2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3.9亿元,同比增长17.1%。较快的工业投资必将为今后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国民经济行业看,基础设施等民生行业增长较快,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48.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服务业完成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89.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2.1倍。 房地产完成投资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0.7%。商品房施工面积1932.9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竣工面积456.3万平方米,增长80.6%;商品房销售额146.0亿元,增长61.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分地区看,市、县和县以下零售额分别为 564.9亿元、53.2 亿元和23.0亿元,分别增长19.3%、17.2%和15.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6.5亿元,增长23.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0.7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9.5亿元,增长 18.4%;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5亿元,与上年持平。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类值看,化妆品、金银珠宝、书报杂志、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2.0亿元,增长74.1%;书报杂志类实现零售额0.8亿元,增长 5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3.7亿元,增长47.7%;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3.1亿元,增长45.6%;家具类实现零售额0.9亿元,增长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