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来凤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28 恩施州来凤县统计局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363.4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59.87万美元;全年利用外资16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78万美元,下降31.8%;全年招商引资新签和续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42984万元,增长27.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1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763公里。全县农村通公路行政村10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为6477辆。全年货物周转量1.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旅客周转量2.29亿人公里,增长22.0%。

邮电通信行业业务收入84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固定电话用户1.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8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0.75万户,新增0.2万户。

全县有星级饭店2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个。5月份举办了“摆手节”,设立“土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摆手舞队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启动仙佛寺景区建设,高标准制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年共接待游客41.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92万元,增长23.5%。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高位起步,带动了三产业升温,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和吃、购、娱、住、行五大行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32068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中央收入22252万元,增长1.7%;省级收入1608万元,增长1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08万元,增长8.3%。其中,工商税收6551万元,增长6.7%。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0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5590万元,比年初增加6103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225万元,比年初增加22467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0035万元,比年初增加3796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8998万元,比年初增加8806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1037万元,比年初增加29451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学校总数88所,其中,普通小学75所,初中10所,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年末全县专任教师总数2413人,其中,高中教师198人,初中教师696人,小学教师1427人。在校学生总数4446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335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599人;普通高中招生2240人,在校生4043人,毕业生915人;职业中学招生860人,在校生2469人,毕业生592人。全年财政投入教育事业11111万元,比上年下降4.6%。2009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5.9%。来凤瓦尔高高级中学建成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高中容量不足问题。

2009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89万元,比上年下降21.25%。全年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4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推广了10项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全年申报国家专利6项。《宝石花漆筷界面复合物综合技术研究》和《银环蛇驯养与繁殖技术》两项科技成果分别获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九、文化和卫生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2万册。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96.3%,有线电视用户2.09万户,新增0.0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2.3%。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9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2人,注册护士275人。病床床位957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57张。

城乡医疗保险稳健运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均衡度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035人,增加122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良好,22.7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2%。

县民族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县妇幼保健院、8个乡镇卫生院、66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2.21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常住人口28.12万人(指常住本县半年以上人口)。

全年(自然年度)出生人口4303人,出生率13.36‰;死亡人口1545人,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7‰。

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9元,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2798元,增长10.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6.34%。

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12人,比上年末增加1398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994人,增加41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756人,增加212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09人,增加265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0.2%。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5137人,增加5779人。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339张。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城镇常住人口8.10万人,城镇化率28.81%;城市道路总面积82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0.1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84公顷,比上年增加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9%;城内公共汽车运营车37辆,出租汽车121辆。

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25个,投入资金3.34亿元。完成了解放路、凤北路、观城坡路、接龙桥路建设工程,打通了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老城区东、西两大通道;以湘鄂情大桥开工和鹤来绕城一级路获批为标志,环绕城市西部近8平方公里,连接仙佛寺景区、老城区、土堡行政服务区、桂花树工业园区四大组团的城市外环骨架即将拉开。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了蓝河景观带工程。

全县有垃圾处理站1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100%。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35吨,初步测算,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当量值)比上年下降5.2%。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人,比上年减少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4人,比上年减少0.11人,下降20%。

注:1、2009年生产总值是以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数的初步核算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部门资料来源于相关部门。年末户籍总人口指标为公安部门统计数;城镇人口为调查推算数,范围包括县城翔凤镇及百福司镇、大河镇两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年末常住人口为上级统计部门反馈数;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为计生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