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27 白城市统计局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人次,检查企业1200户次,对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的单位分别进行了限期整改、关停、搬迁和取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共完成减排COD 11600吨、SO2 500吨,已通过国家环保部复核验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限额以内,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框架体系进一步巩固。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2万公顷,占辖区面积比重达到12.12%,生态自然保护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廉租房建设、供水管网改造、供热管网改造等七项民生重点工程。2009年,七项工程完成投资12.2亿元。完成计划的100%,比2008年计划投资增长36%。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面积7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6亿元;市区廉租房建设工程,开工面积14.45万平方米,竣工8.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7亿元;乔家街道路配套工程,完成部分拆迁工作和长庆南街道路拓宽改造,完成投资4500万元;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设供水管网4.8公里、改造面积36万平方米,标志着我市铁东区5000余户居民结束了没有安全饮用水的历史,这也是我市乃至全省九个市(州)中城区内最后一块接入自来水的区域,完成投资540万元;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完成管网改造23公里,完成投资2600万元;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00万元;污水处理工程,市污水处理厂已出售,部分管网配套工程正在完善建设,完成投资280万元。

市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9平方米,用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1.67%、82.55%和82.6%。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8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46%。

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进展,《白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20)方案》进入论证阶段;加强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发放房屋所有权证9050证,档案入库率达100%;完成2个县(市)城镇村体系规划评审工作,完成2个“百镇建设工程”试点镇和8个省级推进村、1个国营农场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7个镇和10个乡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规划编制率分别达77%和30%;完成供水1100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加强了节约用水管理,计划用水下达率和水表安装率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6%。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著。年末全市总人口20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0万人,农业人口122.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51人,出生率为8.3‰;死亡人口9568人,死亡率为4.7‰;全年净增人口7283人,自然增长率为3.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2009年,居民储蓄增量高于上年,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8099元,比上年末增加1148元。

据抽样调查,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6元,比上年增长11.0%。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1平方米,同比增长3.3%。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比上年增长0.5%。

全市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全市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7.2万人,实际缴费人数为16.4万人,占参保人数的95.0%。全市养老保险费征缴达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4亿元,增长8.0%。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0.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亿元,增长了19.5%。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月人均养老金达到912元。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8.9万人。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3.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4万人,其中大学生参保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3.2万人;农民工参保1.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3.2万人。

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万人,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0.6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336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3万元,增长7.0%。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低保对象21.7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9.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2.0万人。全市收养类单位年末床位7118张,收养5283人。全市有救助站5个,全年救助4911人次。全市社区服务设施180处,社区服务中心24个。农村敬老养老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说明:

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白城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