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支持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举县一致抓项目,聚精会神建园区,科学发展促和谐,使全县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之势,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县域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了 “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据统计,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4.14%;第二产业增加值8.94亿元,增长10.06%;第三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56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二是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不到位,活力不足,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二、农业 2006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发展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较上年增长14.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6789万元(现行价格),较上年增长10.11%,其中:农业产值57815万元;林业产值8473万元;牧业产值18685万元;渔业产值59万元。 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种植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7.41万亩,较上年相对减少。粮食总产127288吨,较上年增长9.28%。其中:夏粮总产59949吨,增长17.07%;秋粮总产67339吨,增长1.39%;棉花总产3744吨,较上年略有下降;油料总产4370吨,增长18.63%;烤烟总产963吨,增长-3.11%;苹果由于受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149613吨,增长0.80%。 造林绿化事业发展良好。全年造林533公顷。封山育林1133公顷。核桃产量300吨。花椒产量4000吨。当年经济林发展和平原绿化有了新的突破,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发展有序,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得到加强。 畜牧业生产强势发展。全年大牲畜出栏4500头,增长2.27%;生猪出栏154726头,增长36.05%;羊出栏37864头,增长-2.21%;家禽出栏41.00万只,增长5.12%。肉、蛋、奶总产量为17731吨,增长32.11%。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0.57万千瓦特,增长7.6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1万公顷,增长3.93%;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7384吨,增长3.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改革发展迈出了较大步伐。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6亿元,较上年增长10.14%,其中: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0亿元,比上年增长-9.0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比上年增长87.10%。产品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市场应变能力不断加强。 主要产品产量: 名 称 产 量 增长+/-% 原 煤 264.61万吨 6.04 水 泥 3.96万吨 27.33 发电量 24980万千瓦时 19.65 铝 材 30367吨 5.56 食用植物油 10072吨 8.65 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20亿元。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5亿元。房屋峻工面积19002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3亿元,增长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9亿元,增长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24万元,增长2%。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陕西长宏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4A氟石项目完成投资25000万元;陕西秦兴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6万吨铝板带项目完成8100万元;陕西群生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2×50mw煤炭发电机组项目累计完成47220万元,今年完成投资11031万元;澄合矿务局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62万元;陕西兆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完成6000万元,房屋施工面积50000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邮电通讯业较快增长。2006年,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38128万吨公里。邮电业完成业务总量8587万元,较上年增长61.01%;年末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用户达62552户,较上年增长6.49%;移动电话用户达116711户,较上年增长47.54%;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发展到3988户,较上年增长39.78%。无线电移动电话用户增势明显,电信数据通讯、公众多媒体和计算机互联网用户逐步增加。 六、国内贸易 2006年,在国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等政策拉动下,我县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亿元,较上年增长9.21%。按销售地域分:县城区零售额实现3.87亿元,较上年增长32.08%;县城区以下零售额实现2.53亿元,较上年增长37.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5.7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为0.45亿元;其它行业零售额为0.17亿元。 七、对外经济 2006年,我县对外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思想,加快发展内外型经济、不断拓宽外贸出口进货渠道。全年外贸供应出口总额2960万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83万元,同口径增长10.0%;各项税收完成4439万元,增长19.04%;财政支出28182万元,较上年增长30.59%。其中:用于文教卫生事业支出8691万元,比上年增长22.17%;科技三项费支出64万元;支援农业生产支出2325万元;有力的保障了重点建设资金和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金融形势良好。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24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0551万元,比上年增长6.81%;各项贷款余额166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8%。其中:农业贷款44186万元, 增长-1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