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6 中卫市统计局

从投资结构看,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5亿元,比上年下降3.2%。第二产业投资32.46亿元,增长49.3%,其中工业投资28.92亿元,增长50.2%,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27.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投资66.69亿元,增长23.0%,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7.68亿元,增长49.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41亿元,增长3.3倍;教育投资2.87亿元,增长56.8%,交通运输业投资5.49亿元,下降39.3%,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增强。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64.5%,其中,住宅投资13.08亿元,增长82.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1亿元,增长34.6%。房屋施工面积134.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3% ;竣工面积38.21万平方米,下降11.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9.81万平方米,增长13.4;商品房销售额8.87亿元,增长24.7%。

全年施工项目356个(不含房地产投资项目),比上年增长1.1%,其中新开工项目达298个。

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了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了31公里的沙宁滨河南路、水域面积1万亩的腾格里湖和755亩的应理湖,建成了中国枸杞博物园。市体育馆、博物馆和文体娱乐中心三大公共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廉租住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海原新区初具规模,建成了行政中心、道路及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卫(美利)工业区、中宁工业园区、海原新区工业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93亿元,增长17.2%;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8亿元,增长19.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25亿元,增长29.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4亿元,增长34.6%;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32亿元,增长12.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35亿元,增长6.3%;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0.7亿元,增长37.0%;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99亿元,增长36.9%;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6.45亿元,增长19.1%;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5.02亿元,增长16.2%。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6.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0%,金银珠宝类增长15.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4%,通讯器材类下降10.1%;汽车类下降13.6%。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9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8%,其中出口额2087万美元,增长0.5%;进口额1861万美元,增长3.6倍。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30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11公里,增加46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562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公路货物周转量53.66亿吨公里,增长4.0%;公路客运量2221万人次,增长5.9%;公路旅客周转量10.53亿人公里,增长6.1%。中卫香山机场建成运营,开通中卫至西安、中卫至北京航空线路,实现旅客吞吐量6.26万人次。

年末全市各种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4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9万辆,增长36.0%;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57万辆,增加0.84万辆,增长48.3%。

邮电通讯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1亿元,增长18.5%;邮政业务总量0.31亿元,下降15.3%。年末本地局用交换机容量18万门,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9万户,下降13.1%。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65万户,增长17.0%。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1.0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9040户,增长8.1%。

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建腾格里湿地公园、北长滩黄河峡谷原生态旅游区,建成沙坡头旅游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中国沙漠博物馆,打通沙坡头南北景区下立交通道,扩大了沙坡头旅游区规模。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157.96万人次(包括景点旅游和商务旅游),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国内游客157.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旅游景点营业收入0.97亿元,增长40%。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旅游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4% ,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3.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2亿元,增长27.2%。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1.95亿元,比上年增长51.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27亿元,增长46.7%。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5%,其中企业存款29.6亿元,增长4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86亿元,增长22.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8.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0.2%,其中短期贷款69.37亿元,增长41.5%;中长期贷款54.1亿元,增长66.5%。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8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现金支出385.85亿元,增长17.7%,收支相抵投放现金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倍。

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2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8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2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8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0.59亿元,人寿险赔款及给付0.24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整体水平,沙坡头区顺利通过自治区”教育强区“评估验收,实施了中小学校舍改造等项目,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使用,中宁、海原职教中心开工建设。2009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66所,普通高中招生7570人,在校学生20263人,毕业生6481人;普通初中招生18996人,在校学生57247人,毕业生18868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3%。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4951人,在校学生8986人,毕业生1223人。有小学428所,小学在校学生131030人,招生2032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毕业生数21392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8人,在校学生56人。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5984人,其中学前班173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