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南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6 抚州市南城县统计局

五、文化、教育、卫生、科技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县新建图书馆、博物馆已投入使用,新建了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9家农家书屋,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活跃。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县义务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541人,并有2名考生录取到清华大学;南城一中被评为”首届全省十大人民满意学校“。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卫生保障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有效防治甲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光明?微笑“工程进展顺利,对全县适宜手术的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全部实施了手术,实现了动态清零。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0个,卫生技术人员797人,医疗机构床位545张。

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全县积极引进、开发各种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成功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3项,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45.6%。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增货运汽车620余辆,新增吨位9420吨,全县货运汽车保有量达2460余辆,总运力达2.02万吨。引进河运船舶27艘,总运力达2.3万吨,引进海运船舶6艘,总运力达3.1万吨;新发展物流运输企业60余家,总数达190余家;上交税收9110万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邮电事业持续平稳发展。全县邮政业务总量2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0%;电信业务总量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0.6%;移动业务总量7800万元,增长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万余户,计算机网络用户10769户。

七、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国内贸易异常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708万元,同比增长19.1%,从城乡消费品市场来看,县城市场相对活跃,县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943万元,增长20.9%,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65万元,增长19.0%。从分行业来看:零售业实现142020万元,增长18.6%,住宿餐饮业实现16957万元,增长24.7%。

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果。全县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74个,实际进资11.26亿元。实际引进境外资金14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外贸出口创汇达5955万美元,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

八、财政、金融

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3亿元,增长35.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7亿元,增长42.5%。人均财政收入1385元,增加351元。

金融形势趋于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56亿元,增长24.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73亿元,增长42.0%;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109.9亿元,增长7.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08.0亿元,增长7.9%,收支扎抵,表现为货币回笼1.88亿元。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趋于平稳。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全县年末人口应为32.0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75‰,死亡率为5.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728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5562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养老、医疗和工伤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县参加失业保险16100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28870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007人,其中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801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补差水平达65.43元,城市低保补差水平达155元。教育、就医和住房政策惠及百姓。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1.79万人;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1225户,新增廉租住房340套、经济适用住房13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