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2 宝鸡市凤翔县统计局

邮政、电信及移动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9年共完成邮政、电信及移动等通信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2.4%。年末凤翔县固定电话拥有量8.2万户,其中农村电话拥有量6.8万户,电信互联网用户1.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63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凤翔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36.7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对工业的贷款2.4亿元增长71.2%;对农业贷款9.7亿元,同比增长4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4亿元,同比增长22.2%。2009年末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人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18亿元,比上年下降3.3%,给付赔付4665件,4697万元;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623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为农村1186户养殖保险政策性赔付278万元,简单赔付率达145% ,代收车船税102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步,2009年凤翔县共落实到位科技三项费资金1130万元,占县本级财政预算的1.2%。年内投资800万元,新建500吨冷库一座及相关配套设备,建立良种田500亩,示范带动8000户种植甜玉米10万亩,实现销售收入6700万元,税金780万元。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争取科技创新项目,全年共申报科技进步计划项目14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9个,财政1个,落实到位项目5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共争取资金25万元。截至2009年底,凤翔县共有14户民营科技企业,市级创新型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0.24亿元。全年组织科技培训咨询活动160余场(班)次,培训干部1180人次、农民2.2万人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 ,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全年全系统共获得省、市、县三级以上奖励88项。2009年凤翔县录入普通高中学生4764名,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65.13%。高考二本上线考生1258 名,上线人数同比增长7.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   419人。止2009年底凤翔县中小学在校学生 68014人,其中小学31221人。年内共办理助学金、救助金及生源地贷款1493.8万元,受益学生达5699人次;为符合”蛋奶工程“条件的1.3万名寄宿生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13.3万元。全年共为凤翔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拨付经费2922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151万册,免费金额685.9万元;为230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住宿生发放生活补贴15.8万元。全年共改造薄弱校11所,新建教学楼10幢,综合楼6幢,宿办楼8幢 ,新建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9607.7万元的69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建成21个,在建48个,到位资金8465.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825万元。

文化、文物、旅游、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举办建党88周年文艺晚会、雍城面粉杯”农民秦腔大赛“、陕西文艺界走进凤翔等大型文化活动9次,组织大型文化下乡3次,获得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授予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青年歌手大赛优秀组织奖等20个奖项。新创作长篇小说3部,《大唐平叛》、《灵山还原》等大型剧本3个,小戏7个,其中杨会文创作的小戏《抢献祭》获宝鸡市文化局戏剧创作三等奖。高质量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371处,凤翔县文物点总数达到608处,馆藏文物完成1100多件一般文物信息库建设,馆藏文物实现第24个安全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14万人次,境外游客0.2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

广播电视事业在弘扬主旋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两台共编发新闻稿件4000条,制作《凤翔新闻》400期,共在陕西电视台和宝鸡电视台播出新闻66条,播出数量位居全市县区之首。开办专栏20多个,制作大小专题片128部。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中小学爱国电影2868场。2009年,凤翔县共架设光缆58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5600户,其中农村网新发展用户3500户,凤翔县数字化整转3971户。截止年底,凤翔县共建成有线电视网络482公里,有线电视用户3.58万户,其中数字化用户7000户,凤翔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3.69%。

九、卫生、体育

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得到加强。2009年底凤翔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5所,拥有床位964个,卫生技术人员1615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0%。截止2009年底凤翔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2.0万人,参合率达到97.8% ,参合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年共为19.8万人次参合患者报销补偿医药费用3935.8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92.5%,其中住院患者3.6万人次,补偿住院费用3746.8万元,人均补偿795元,获得了全省新农合先进县的荣誉称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提升,覆盖面扩大。2009年”七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上。其中卡介苗接种率95.6%、糖丸接种率99.2%、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9.5%,麻苗接种率99.4%,乙肝疫苗接种率95.5%,完成乙肝疫苗接种7341人,接种率96.4%;乙脑疫苗接种1.1万人,接种率92.9% 。持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和规范合法医疗机构行为,共检查医疗机构190户,处罚169户,责令改正21户,罚款7.3万元,查处非法行医22户,其中立案查处17户。

体育事业以”和谐中国、全民运动“为主题,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09年先后组织群众举办了凤翔县老年人门球赛和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庆祝表演活动,组队参加了省、市”西凤杯十五年“县长杯乒乓球赛各一次,市第十六届木兰拳比赛和市农民中国象棋”棋王“赛及千人百村”农民篮球赛“,组团参加了市第九届三级干部运动会。在宝鸡市第九届运动会上获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2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划圆满完成。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据公安和计生部门统计,2009年末,凤翔县共有17个乡镇,233个行政村,19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3850户,总人口517315人,其中男性265352人,城镇人口244275人。18岁以下人口为99373人,18—35岁143024人,35—60岁203017人,60岁以上71901人。人口出生率6.83‰,死亡率4.86‰,自然增长率1.97‰,计划生育率99.7%。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2009年凤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60元,比上年净增加849元,增长19.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19元,增长17.3 %,全年转移就业16.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8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8778人,职工年平均工资25959元,据抽样调查推算,凤翔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8元,比上年净增加3304元,增长25.0%。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止2009年末,凤翔县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5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28户,608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3万人,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8.24万人,农村保障覆盖率达到67.0%,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