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2 宝鸡市渭滨区统计局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渭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社区服务中心)239个,医院床位数达到3898张,卫生技术人员378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93人。投资600万元完成了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配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平台33家;新农合资金运转良好,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渭滨区参合农民达到105522人,占实有农业人口的98.1%,其中个人筹集合疗基金2038660元,民政投入71780元,总基金达到401.10万元,人均住院报销958.17元。渭滨区无甲类或者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2009年1-10月份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851例,丙类传染病6种1073例,辖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63人,诊断病例11人。乙肝疫苗接种率93.1%;乙脑疫苗接种9576人,接种率93.1%,对娱乐等场所的529人进行了HIV检测,对509名甲状腺患者免费发放碘化油胶丸治愈480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已参加社会保障人数556262人,其中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63913人,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62275人,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8903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为95%。

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积极组队参加宝鸡市第九届运动会,在田径、游泳、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跳水等十八个比赛项目中共获得十三个单项第一,奖牌雄踞全市第一,蝉联了市青运会”八连冠“(第一届未计团体总分)。 高家村等11个行政村的”农民健身工程“和渭工路等5个社区的”社区健身路径工程“全部实施完毕,并经过省市验收合格。长岭中学、宝钛中学、秦机子校、宝桥中学、经二路小学五所国家级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正式面向社会服务,共申请扶持资金100万,缓解了社区居民和学生节假日无处健身锻炼的压力,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九、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

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完成”环保模范城市“复检达标工作,区政府成立迎检小组和办公室,治理噪声、河流、排污、油烟等环境薄弱环节。渭滨区SO2、COD排放量较05年分别下降28%和3%,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09年减排任务。举区一致创建 ”国家生态示范区“,通过了省级技术考核。

辖区危险废物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区内无劣五类水质。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良好。年末渭滨区总人口为434476人,其中:暂住人口18820人。城镇化率为79.8%,城镇居民家庭户数为139189户。人口出生率为10.03‰,自然增长率为4.5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12元,同比增长23.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666.9万元,同比增长26.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363元,同比增长28.7%。农民人均纯收入5679.4元,比上年增加1168.4元,同比增长25.9%。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1.6%。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入户率89.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14.1平方米。

十一、其他方面

区政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共3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有:中国科协办公厅表彰的”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和民政部表彰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光荣称号。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有:”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省级平安县(区)“、”陕西省教育强区“等10项荣誉。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有26项。

注: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