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鼎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福鼎调查队 2010年2月20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宁德市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要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3.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突破了年初确定的13%增长目标,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稳健运行、后劲增强、质量提高“的态势。从1-4季度发展趋势分析,一季度全市GDP增长12.8%,上半年增长14.9%,1-3季度增长14.9%,全年增长15.5%,呈现发展速度加快的趋势。在三次产业中,一产稳定发展,二产、三产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6.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8.92亿元,增长16.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7%,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9.13亿元,增长1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3%,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9408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5.0:47.2:37.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图1 2005-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有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下降0.9%,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呈现”短暂回升—持续下跌—企稳回升“的走势。1月由于春节节日因素影响,呈现”短暂回升“, CPI创下全年最高2.6%的涨幅,2月份由于上年基期价格较高,创下2006年以来首次负指数,下降2.6%;3-6月指数有所反弹,跌幅收窄,7月开始逐月走低,10月跌幅再次收窄并企稳。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看,呈”三升五降“的格局,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居住类价格下跌是导致全年CPI下降的主要原因(见表1)。 图2 2009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比上年涨跌(%)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0.9 食品 0.8 其中:粮食 -2.3 油脂 -7.1 猪肉 -23.1 蛋 3.0 菜 -1.4 水产品 7.0 烟酒及用品 -0.3 衣着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5 交通和通讯 -2.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8 居住 -7.8 其中:水、电、燃料 -7.9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2009年全市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补贴、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09年新增城镇就业50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23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68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升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全年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933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27 人,劳务派遣期末人数为4088 人(其中当年新增809人)。全年共实行职业技能鉴定30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鉴定1215人。组织”劳动力供需见面会“10场,提供就业岗位12600 多个,对接成功4500 多人。8月和10月在福鼎市体育馆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市已有上百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实现就业。同时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就业政策纷纷落实到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够突出,经济运行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需求拉动的基础仍不稳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就业和保障等事关民生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0.38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1.14亿元,下降11.5%;牧业产值1.56亿元,下降0.4%;渔业产值12.96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6亿元,增长7.0%。 图3 2006-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粮食面积增加,粮食增产,亩产提高。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19万亩,增长1.4%。全年粮食总产量79349吨,增产3.6%。粮食亩产315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增长2.3%。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油料、蔬菜、水果、茶叶全年产量分别达到675吨、141897吨、13128吨和13359吨,分别增长54.8%、0.8%、20.2%和3.6%(见表2)。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79349 3.6 #稻谷 58079 2.4 油料 675 54.8 甘蔗 2908 9.0 药材 8241 8.3 蔬菜 141897 0.8 #槟榔芋 12101 8.4 茶叶 13359 3.6 水果 13128 20.2 #四季柚 4454 25.9 食用菌 14466 -10.7 造林面积下降。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4057亩,比上年下降35.8%;商品材产量5724立方米,下降24.6%;自用材产量49586立方米,增长11.1%。 猪、牛、羊、家禽存栏数全面增长。年末生猪存栏4.68万头,增长1.7%;牛存栏1725头,增长9.0%;羊存栏11319只,增长18.3%;家禽存栏40.42万只,增长9.7%;全年肉类总产量7008吨,下降2.5%。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37189吨,增长1.9%,其中海水产品136304吨,增长1.8%;淡水产品885吨,增长14.0%。 品牌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前岐福昌蘑菇获国家工商总局”朵朵白“注册商标,福鼎槟榔芋通过”福建省著名商标“认证,”福鼎白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有8家茶企业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精品白茶”太姥银针“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十大名茶,成功承办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福鼎分会场各项活动,我市被列为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