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827.6亿元,比年初增加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23.6亿元,比年初增加78.69亿元,同比增长17.8%;企业存款余额222.5亿元,比年初增加83.2亿元,同比增长6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9.6亿元,比年初增加205.8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52.2亿元,比年初增加163.2亿元,同比增长86.4%;短期贷款282.0亿元,比年初增加32.9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178.9亿元,比上年增长40.8%;现金支出2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44.7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98亿元,增长7%。 保险业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全市保险主体机构由2008年的25家增加到2009年的27家,其中,财产险保险公司15家,人寿险保险公司12家。全年全行业共承担风险责任保障金额14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保费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净增保费3.8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6.5亿元,增长30.5%,净增保费1.5亿元;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4.5亿元,增长19.1%,净增保费2.3亿元。产寿险公司共支付赔款与给付金额5.8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金额3.9亿元,增长22.9%;寿险公司支付金额1.9亿元,下降32.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67所(含幼儿园),在校生34.56万人,教职员工2.3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92万人。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94.9%。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46万人,在校生1.3万人,毕业生0.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05万人,在校生3.15万人,毕业生0.94万人。普通高中(含完中)招生1.43万人,在校生4.19万人,毕业生1.62万人。初中学校招生2.31万人,在校生7.33万人,毕业生2.4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4万人,在校生13.56万人,毕业生2.3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87人,在校生95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93万人。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财政科技拨款1.5739亿元,较上年增长124.8%,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1.5%,是上年的1.6倍。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共有58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获得资金支持2965万元。全年共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6项,资金953万元。其中,科技攻关计划14项,科技产业化计划16项,科技环境与能力建设计划16项。全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截至2009年底,我市按照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7家。全年有3家企业获批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市现已有10家企业获批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45个、农村实用新技术12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7个。全年完成专利申请603件,同比增长11.9%。其中,发明专利196件,同比增长23.3%。全年获科学技术奖27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26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完成演出场次514场,完成文化广场演出1034场,城市电影放映1540场,农村电影放映3700场。公共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71.3万人次,流通图书59.7万册次,巩固和创建图书流动站43个。市博物馆全面提升展示服务水平,举办《陈群面塑艺术展》等18个专题展览,免费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西炮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全年接待观众15.6万余人次,讲解270余场,建立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共建立市级名录17项、省级名录8项、国家级名录3项,有3位“民间艺术家”、12位“优秀民间艺人”获省命名,有2人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09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5.71万户。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237个,其中,医疗机构213个。总床位9205张,其中,医疗机构9133张。卫生技术人员1.2338万人,其中,医疗机构1.1001万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741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324人。全年实现采血4.865万毫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9参加省年度比赛18个项次,33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共夺得奖牌144枚,其中金牌55枚。承办全国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男子组)、2009年361°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锦州银行VS四川全兴)等3个项次国家级比赛和2009年辽宁省青少年举重比赛、2009年辽宁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2009年辽宁省青年排球比赛(男子组)等9个项次的省级比赛。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23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0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87元,比上年增长10.7%。 就业保持稳定。全年实名制就业8.88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低于全省0.3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3.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4%,参保缴费率为91.5%,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城镇参加失业保险2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2%,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941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942个,参保人数58.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7%。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9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730张,收养520人。为8.0万名城镇困难居民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市共投入扶贫款物980万元。全年福利彩票销售总额3.2亿元。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保事业继续加强。2009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单位22个,从业人员348人。各级环境监测站5个,环境监测人员117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1026万元。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44个。集中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联合行动5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5家。通过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镁砂窑企业、小缫丝厂、小轧钢厂、小造纸企业的专项整治,累计关停企业349家。2009年,按照省政府《关于沈大沈丹高速无烟路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共拆除锅炉19台、企业停产和锅炉停用30台、更换锅炉11台、更换除尘设施13套。发放汽车尾气合格证47795个,对2814台不合格车辆进行了治理。通过综合整治工作,市区空气环境优良天数达到359天,全年削减二氧化硫0.5万吨,化学需氧量0.98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其中石门水库、玉石水库水质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市区声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