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0 张掖市临泽县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3290万元,同比增长33.48%,拉动经济增长7.8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715万元,同比增长38.0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1843万元,同比增长25.07%;重工业增加值6872万元,同比增长213.37%;国有工业增加值522万元,同比增长24.33%;有限责任公司增加值38193万元,同比增长38.20%。

2006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单位   产量    增(减)%

乳制品及奶饮料      吨   3485     219.14

淀粉          吨   26203    -12.07

柠檬酸         吨   20693     18.31

水泥          吨   28505     -24.49

配混合饲料       吨   58962      2.14

日用玻璃制品      吨    4408     -40.1

铁合金         吨    4992     -11.22

白酒          吨    106     -29.33

番茄酱         吨    8116     12.62

发电量        万度   3696     10.6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0563万元,同比增长25.56%,实现利润4864万元,同比增长1.12%,产品产销率75.86%。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地带动了企业增效、财政增税、职工增收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年初确定的12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10项,完成投资2.24亿元。宏鑫矿业公司36万吨锰铁选矿二期工程、金龙华10万吨锰铁选矿、北山矿业公司10万吨铁精粉磁选、南台子1号电站、雪晶公司4万吨柠檬酸生产线扩建等7个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均已建成。逐步形成了以鹦鸽嘴、南台子电站为龙头的水能开发,以宏鑫、金龙华、北山矿业公司为龙头的矿产品选炼,以雪晶、雪莲、天森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工业引领经济发展作用增强。

建筑业发展持续增长。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0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600平方米,竣工面积336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078万元,同比增长26.80%。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54514万元,同比增长29.80%,农村完成投资额9564万元,同比增长12.04%,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8.89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703万元,同比下降12.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479万元,同比增长2.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896万元,同比增长77.42%。投资构成由上年的21.97:41.34:36.69变化为15.14:33.52:51.34。从投资项目分类来看,农业及生态项目完成投资4831万元;工业、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1479万元;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40万元;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8652万元;房地产投资1512万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汽车1216辆,其中,客车116辆,货车1100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35万人,比上年增长8.55%;客运周转量839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16%;货运量1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00%;货运周转量66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21%。

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56万元,比上年增长9.28%;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6371户,比上年下降5.88%;固定电话普及率18.03%,比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固定电话用户5778户,普及率26.16%;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0593户,普及率16.59%。全县小灵通用户4783户,比上年减少417户。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28000户,比上年增长40%;互联网络用户2883户,比上年增长5.30%。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着力打造“中国枣乡”、“丹霞奇观第一景”为主的旅游品牌,“老子出关”、“生命之源”等雕塑为县城增添了新景观,双泉湖垂钓园、香古寺、烈士陵园、天鹅湖、黑河烟林、昭武故地、城郊农家园等景区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年内全县共完成旅游投资1404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20万元。

六、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33万元,同比增长12.3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875万元,同比增长12.8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358万元,同比增长11.6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25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81%;餐饮业2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78户,累计达179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8家,累计达108家。有集贸市场9个,交易点4个,专业市场1个,乡镇集市贸易日趋活跃,赶集活动丰富多彩,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全县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累计达到40个,各类农副产品运销协会、流通组织及个体运销队伍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200万元,同比增长17.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18万元,同比增长16.20%。财政支出20375万元,比上年增加5410万元,同比增长36.15%。金融运行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11977万元,同比增长1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9878万元,比上年增加5729万元,同比增长6.8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为65140万元,比上年增加7224万元,同比增长12.4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5%;人寿险保费收入3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5%。全年赔付金额496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财产险赔付360万元,增长6.19%;人寿险赔付136万元,比上年下降4.2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现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1098人,在校学生数3627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483人,在校学生数1262人;初级中学9所,招生1105人,在校学生数4447人;普通小学92所(含寄宿制中心小学7所),招生1831人,在校学生数13032人;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3752人。全县3-6岁幼儿入园率,农村88.6%,城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5%。初中毕业会考五科合格率79.9%。中小学已配置微机2288台,建成多功能教室451个,全县100%中学和37.6%的小学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及校园局域网,中小学生机比9.9:1,师机比2.5:1,网络覆盖率100%。年内全县有880名学生被省内外大专以上院校录取,比上年净增13人,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均居全市六县(区)第三。全县共免除中小学学生学杂费30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78.5万元,缓解了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