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0 张掖市临泽县统计局

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     产量    增(减)%

发电量       万     1345      -2.32

水泥        吨     35545      20.43

乳制品及奶饮料   吨    1048.85      -29.37

淀粉        吨     25599       1.25

柠檬酸       吨     12054      25.50

配混合饲料     吨     7035       3.64

日用玻璃制品    吨    9474.7      24.85

农用机械      辆      319      -54.69

白酒        吨      154      -10.98

番茄酱       吨     23298      52.22

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843万元,比上年增长52.83%,实现利税5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2%;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5.64%,工业经济总量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工业强县步伐明显加快。年初列入计划的新开及续建项目15项,开工建设12项,建成投入使用8项,完成投资8800万元。市列投资上千万元的4个项目,其中4万吨番茄加工生产线扩建、梨园、梨西2号水电站已建成,2万吨柠檬酸生产线扩建即将建成投产;鹦鸽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崇玻厂500万只烤花玻璃瓶生产线已完工并投入生产;西域公司1000吨红枣保健食品生产线、宏海木业公司人造板扩建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已近尾声。以种业加工、番茄加工、玉米深加工、草畜产品加工、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建筑业发展持续增长。2004年全县完成增加值16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995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77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64%,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36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53%,农村完成投资额7466万元,比上年增长21.42%,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投资10624万元,比上年下降41.96%;第二产业投资6529万元,比上年下降42.19%;第三产业投资26983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倍。投资构成由上年的47.96:29.56:20.45变化为24.07:14.79:61.14。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299万元,比上年增长33.21%;更新改造投资6284万元,比上年下降32.58%;房地产投资1046万元,比上增长63.44%;其它投资7507万元,比上年增长20.65%。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7530万元;梨园河灌区渠首枢纽自动化控制改造工程已竣工完成;连霍高等级公路临泽境内工程顺利竣工;梨西2号电站建设、鹦鸽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梨园电站已全部完工;梨西1号、3号电站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汽车1012辆,其中客车109辆,货车903辆。全年完成客运量198.4万人,比上年增长11.46%;客运周转量696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77%;货运量113.53万吨,货运周转量5698.6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43.1万元,比上年增长45.3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5226户,比上年增长5.01%;固定电话普及率17.23%,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固定电话用户6023户,普及率31.8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9203户,普及率15.05%。全县小灵通用户4200户,比上年增加600户。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含联通)用户16000户,比上年增长30.08%;互联网络用户(含铁通)564户,比上年增长20%。

旅游产业开发稳步推进。双泉湖垂钓园、城市休闲度假区、香古寺、烈士陵园、天鹅湖、黑河烟林、昭武故地、城郊农家园等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县共完成旅游产业开发投资1786.5万元,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经济收入2340万元。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建设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1139.1万元,比上年增长14.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60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157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0%;餐饮业1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05%。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2004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1户,累计达172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8家,累计达93家,有集贸市场11个;乡镇集市贸易日趋活跃,赶集活动丰富多彩;2004年,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累计达到32个,各类农副产品运销协会、流通组织、个体运销产品流通队伍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6315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收712万元,增长12.7%;财政支出12118万元,比上年增加1541万元,增长14.57%。

金融运行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595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73万元,增长13.28%,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68488万元,比上年增加10399万元,增长17.9%;各项贷款余额61730万元,比上年减少9632万元,下降13.5%。贷款投向趋于合理,重点突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831万元,比上年增长6.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6万元,比上年下降5.22%;人寿险保费收入2395万元,比上年增长8.96%。财产险赔付金额252万元,人寿险赔付13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1299人,在校学生数3161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406人,在校学生数877人;初级中学9所,招生2032人,在校学生数7203人;普通小学97所,招生2260人,在校学生数11628人;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4543人。全县4-6岁幼儿入园率:农村达97%,城镇达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8.9%。小学毕业会考语数双科合格率达95.6%,初中毕业会考六科合格率达63.7%。全县中、小学已配置微机1880台,建成多功能教室333个,电子备课室12个,校园网络中心室11个。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光纤、ADSL、电话拨号等方式实现了“校校通”,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2004年,全县有694名学生被省内外大专以上院校录取,比上年净增222人,普通本科、重点本科升学率均名列全市六县(区)第一,取得了自我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