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0 张掖市临泽县统计局

配混合饲料      吨       50067       -37.52

皮棉       吨        812        -3.91

日用玻璃制品      吨        6380       -2.43

农用机械      辆        371        -28.79

白酒       吨        257        -52.67

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0%,产销率达到99.3%,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711万元,比上年增长76.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8%,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全县完成增加值110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1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193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21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对县域经济拉动明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38万元,首次突破3亿元,比上年增长77.93%,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28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69%;农村完成投资额587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9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6997万元,比上年增长33.1%;第二产业投资3953万元,比上年增长38.27%;第三产业投资2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3%。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4.13%;更新改造投资5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71%;房地产投资1410万元,比上年下降26.56%;其它投资587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新华粮食储备库全面完工,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电网改造等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汽车750辆,其中:客车63辆,货车687辆。全年完成客运量185.6万人,客运周转量6055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3%;货运量417万吨,货运周转量2125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2%。 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77.4万元,增长7.3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0041户,增长13.89%;固定电话普及率13.67%,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电话用户5261户,普及率29.60%;农村电话用户14780户,普及率11.47%。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6352户,增长27%。互联网络用户395户,增长8.22%。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建设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8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49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5%;餐饮业1266万元,比上年增长6.12%;其他行业2867万元,比上年增长8.93%。 市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县私营个体户累计达到1954户,有集贸市场11个;乡镇集市贸易日趋活跃,新建了红枣、蔬菜、活畜禽批发市场,发展各类农副产品经销组织1230个,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208万元,比 上年增收200万元,增长3.99%;财政支出9418万元,比上年增加916 万元,增长10.77%。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7332万元,比上年增加5879万元,增长11.43%,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47911万元,比上年增加5398万元,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66113万元,较上年减少3366万元,下降4.84%,贷款投向趋于合理,重点突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93.5万元,比上年增长31.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5万元,比上年下降75.96%;人寿险保费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1.6%。财产险赔付金额45.9万元,人寿险赔付66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2年,在农业技术进步、工业科技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实施、人才培训与成果推广以及技术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855个,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52项;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资金4120万元,筛选、申报、组织实施科技建设项目18项,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宣讲和培训班380多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信息化网络在不断创新完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辐射全县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下载发布农产品、工业品销售、农业科技信息、招商引资项目等各类信息3520条(项),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农民进入市场、对外扩大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2年,全县拥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在校学生数11400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数854人;小学97所,在校学生数11847人;幼儿园90所。全县4岁至6岁幼儿入园率:农村达90%,城镇达9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8.5%。小学毕业会考语数双科合格率达92.3%,初中毕业会考六科合格率达84%。全县中、小学已配置微机1135台,建成多功能教室158个、电子备课室7个、校园网络中心室7个,安装全数字卫星接收系统7套。2002年,我县有430名学生被省内外大专院校录取,其中重点本科院校录取101人,高考入学率81.4%,高考上线人数位居全区第二。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2002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工团各1个,电影放映单位7个,电视差转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23106户,入户达到67%。通过县、乡、村、社、社区及住户文化示范创建活动及节假日举办的文艺汇演、社火调演、元宵灯展、文艺晚会、灯迷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575人,其中:医生384人,医疗病床334张,农村医疗点数占总村数的175%。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我县在省、地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5枚,其中: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6枚。全县共举办各类运动会7次, 参加人员数2500多人。已建成全市体育之乡8个,有2个乡镇分别荣获“甘肃省2002年元旦春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第二届全民健身月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2002年全县出生人口1299人,出生率8.85‰;死亡780人,死亡率5.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3‰。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县年末总人口146648人,比上年增加2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0人,比上年增加946人。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480.55元,比上年增加340.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44元,比上年增加151元;全县职工工资总额全年为6283万元,比上年增长5.4%,职工年平均工资8964元,比上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1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11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85%和42.17%。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全县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201人,再就业率为55.5%。年末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381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为220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为7003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2.6万元,基本生活费55.7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全县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去年明显下降;城区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