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神木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10 榆林市神木县统计局

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继续推行免费教育,全年共投入教育资金1.8亿元。全年在校学生数79893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295人,其中初中23175人,高中14120人;职中8688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8047人,特殊教育110人;幼儿园及学前班5753人;2009年共计招生18734人,小学4509人,中学11021人,其中初中7029人,高中3992人,职中3204人,幼儿园入园班4837人。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85%,初中辍学率1.2%,初中升入普高升学率100%。

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围绕建设文化特色县的目标,以繁荣文艺创作,发展艺术生产力为核心,以农村文化工作为重点,全县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晋剧团和二人台剧团全年下乡演出300余场。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县旅游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组织了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全年广场电影公映45场,农村放映电影8000余场。同时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净化文化娱乐场所,全年共出动检查车186辆次,检查人员430人次,对8家有证网吧进行停业整顿和经济处罚,取缔黑网吧27户,收缴电脑120多台,收缴盗版、淫秽出版物180册,盗版、淫秽音像制品420盒(张)。全年共发放文化经营许可证20家;成功举办了“能源新都·魅力神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艺术的演出。

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共有电视发射机3台,发射总功率达2.1千瓦,信号输出覆盖率达97%。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累计4万户,其中本年新安装350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50%。目前有线电视共转30套,数字信号120套,其中免费数字60套,数字节目60套;村村达到能看电视、通广播,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7%。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县内组队开展了文化杯等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达到116人;同时大力发展农民健身工程,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年末拥有医院(卫生院)60个,床位1656张,卫生技术人员15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07人,注册护士452人,药剂人员95人,技师(检验)人员117人,其它人员222人。全县共有村级卫生室及个体诊所313户,全县卫生支出26817万元,收入32418万元,总诊疗754541人次。医疗单位拥有业务用房9819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331台,开放病床1656张,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39.9张。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重大疾病预防机制进一步完善。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监管得到加强。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据市局评估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1.42万人,出生率10.13‰,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4.06‰。据县公安局统计2009年全县共有户籍人口154759户,比2008年增加9455户,406551人,比上年末的399213人,增加7338人,上升率为1.8%。2009年末全县共有农业人口299332人,占总人口的74%,比2008年末292772人,增加6560人,增加率为2.2%;非农业人口107219人,占总人口的26%,比2008年末106441人,增加778人,增加率为0.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全县劳动工资统计,年内纳入劳动工资统计的单位共443个,从业人员43372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15026万元;其中:在岗职工39736人,发放工资207097万元。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4386人,年平均工资48445元,在岗职工平均人数40639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0960元,同比增长16.2%。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223元,较上年增加1195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2元,较上年增加3027元,增长17.8%。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有20849户45177人得到了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3858户10177人获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991户35000人获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150张,院民140人(遗弃婴儿20人);社会团体75个(其中今年批准成立20个)、民办非企业14个(今年批准成立6个);社会福利企业13家;慈善协会救助二本以上大学生417人,共计251.4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围绕落实“两个确保”工作,社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1.88万人,共征缴社会保险金27822.94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6568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9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00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69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94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126人(其中农民工12411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97337人。

劳动仲裁力度加大,劳动者工资得到保障。全年共检查各类用工企业527户,处理拖欠工资及劳务纠纷案件279起,涉及劳动者11620人,为劳动者讨回工资335.6万元。立案查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8起,调解27起,裁决8起,不予受理3起,结案率100%。

专业技术市场等级提升。全年全县共办理教育、农业、卫生等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522人,中级146人,高级25人,组织计算机、经济师等考试报名284人,审核上报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336人,其中技师60人,高级工158人,中级工118人。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全县新增就业岗位2150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50人,占任务的130%,其中“4050”人员120人,占任务的160%;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数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累计培训农民工7000人,其中技能培训2600人,创业培训400人,免费职业介绍500人,落实贷款户80户,发放贷款192万元。全年共输出劳动力50500人,占任务的110%,其中有组织输出9300人,劳务输出总收入9600万元。人才资源市场建设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继续抓好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实现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2009年全年共削减SO232493.5吨、COD 1004吨,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注:

1、按国家规定,各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改为生产总值,仅只是中文名称改变。

2、生产总值、一二三产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是采用银行可比口径计算。

4、本公报各部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9年神木县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