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9 昭通市威信县统计局

威信县统计局

2010年3月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共和国喜迎60华诞。整个中国沉醉在红色的旗帜中,整个民族陶醉在60年光辉的喜悦中。威信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各部门切实树立”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理念,全力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迎难而上,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机与活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1766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7:3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新的突破,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困难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克服了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总产量达145397吨,比上年增长10.1%;油菜籽产量4430吨,比上年增长25.0%;烤烟产量2750吨,比上年下降8.4%。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65846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0695万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产值3687万元,比上年增长0.2%;牧业产值3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渔业产值54万元,与上年持平;服务业产值893万元,比上年增长0.4%。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33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6.9%。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大畜禽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流通实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0.19万头,比上年增长21.1%。大牲畜出栏1.54万头,比上年增长30.5%。家禽出栏59.0万只,比上年增长15.1%。禽蛋产量达1500吨,比上年增长57.2 %。肉类总产量20159吨,比上年增长28.0%。年末生猪存栏19.93万头,比上年增长12.3%。大牲畜存栏5.73万头,比上年增长2.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686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3828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876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509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7吨、农药使用量122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3052公顷,比上年增长1.7%。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30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围绕做好”黑、红、绿“三篇文章,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县进程,工业经济结构朝着极积的方向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23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发电量149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水泥7.0万吨,比上年增长6.1%。白酒3180吨,比上年下降42.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11825万元,比上年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26万元,比上年增长45.8%。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66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按轻重工分:轻工业总产值10365万元,比上年增长62.8%;重工业总产值101460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国有工业总产值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4%%。集体工业总产值214万元,同比增长62.8%。股分制企业总产值7502万元,比上年增长7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103911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增加值472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206万元,比上年增长64.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8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集体经济投资15959万元,比上年增长3.1倍;个体私营经济投资13917万元,同比下降44.4%;其他经济投资186650万元,同比增长98.9%。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208645万元,同比增长49.0%;房地产开发投资410万元;农村投资46151万元,同比增长2.1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及水利业投资31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其中水利投资19589万元,同比增长1.6倍;工业投资170147万元,比上年增长63.3%;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投资18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教育投资3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

五、交通、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248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7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4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649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5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70150户。有固定电话机11120部。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县级零售额完成24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7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354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非公有经济386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828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他行业完成8077万元,比上年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