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双柏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商 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97.6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650.2万元,增长22.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94.3万元,增长23.2%;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2253.1万元,增长11.1%。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6339.6万元,比上年增长38.3%。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服务业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958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6%;旅客周转量5261万人公里,增长10.4%。年末,全县拥有营运载客汽车126辆,客位1777个;营运载货汽车1101辆,吨位2710吨。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收发函件1.5万件,累计发行报纸65087份、杂志44274份。 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年末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55114部,比上年增长5.0%,电话普及率35部/百人。 六、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上划收入3076万元,增长4.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30万元,增长22.3%,其中税收收入5854万元,增长22.6%,主要税种完成情况:增值税完成742万元,增长8%;营业税完成1346万元, 增长53.1%;烟叶税完成3037万元,增长21.8%;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55万元,下降9.4%,非税收入完成2076万元,增长21.4%。地方财政支出56479万元,增长37.8%,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75万元,增长14.8%;公共安全支出2130万元,增长21%;教育支出6922万元,增长18.5%;农林水事务支出6744万元,增长25%;医疗卫生支出4061万元,增长3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877万元,增长31.6%;环境保护支出3674万元,增长116.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15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9.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242万元,下降22.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909万元,增长24.8%,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1111万元,增长40.7%。贷款余额46201万元,增长35.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862万元,增长48.2%;中长期贷款余额17339万元,增长19.2%。 保险企业实现保费收入3251万元,比上年增长28.5 %,已决赔款764万元,下降62.4%。 七、教育、卫生、文化 全县有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0所;小学78所。年内普通高中招生545人,在校生1475人,毕业生533人;职业中学招生289人,在校生530人,毕业生80人;初中招生1821人,在校生5469人,毕业生1726人;小学招生1932人,在校生12012人,毕业生19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学生毛入学率、高中学生毛入学率分别为99.7%、99%、61.7%。学年末全县有小学专任教师765人,初中专任教师445人,高中专任教师110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30人,代课教师121人。 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5个,卫生机构住院病床415张,卫生技术人员41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1人,注册护士119人。年内传染病发病率131.15/10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0.24%。 年内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继续实施”2131“工程,放映电影1565场,送戏下乡37场。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3.4万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7%和98.1%。 八、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环境资源及安全生产 据抽样调查,全县年末常住人口15.97万人,人口出生率9.7‰,死亡率6.9‰,自然增长率2.8‰;城镇化率22.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户籍人口156347人,比上年末增长0.5%,其中:女性人口74687人;非农业人口17138人;少数民族人口76539人,占总人口49.0%,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彝族71089人,哈尼族3820人,白族818人,苗族353人,回族187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工薪收入11623元,增长21.9%。人均消费支出8450元,增长14.4%,其中:食品支出4203元,增长10.7%;衣着支出1018元,增长32.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38元,增长31.1%;医疗保健支出681.8元,增长5.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33元,下降17.2%,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4197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765元,增长7.8%;工资性收入214元,增长36.3%。人均总支出3847元,增长3.9%,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234元,增长3%;生活消费支出2354元,增长2.4%。人均现金收入2690元,增长21%,现金支出2264元,增长4.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增长13.2%,人均可支配收入2712元,增长11%,人均住房面积39.8平方米。年末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909万元,人均储蓄存款4855元,比上年增长24.2%。 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26万元,其中,城镇发放保障金641万元;农村685万元 。供养农村”五保“老人1021人,其中集中供养111人,分散供养910人,对359人进行医疗救助,救助资金41.1万元。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7847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在岗职工6678人,增长7.8%,其中:企业2164人,增长18.9%;事业2500人,增长3.7%;机关2014人,增长2.8%。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8181万元,增长2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019万元,增长18.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740元,增长10.2%。 年末全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037人;失业保险5106人;医疗保险9205人;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740人和232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84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7人,登记失业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