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楚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楚雄市统计局 2010年2月20日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呈现积极向好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048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150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795697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467032万元,增长14.5%(详见附表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10.2:56.9:32.9调整为2009年的10.1:56.6:33.3。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7%、55%和35.3%。非烟产业实现增加值970157万元,增长14.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1%。 物价总水平平稳回落,食品类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计算,下同)为99.9%,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0.7和0.5个百分点,食品类中菜类和干鲜瓜果类分别上涨18.2和11.8个百分点,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类分别下降17.6和9.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2.3和2.2个百分点(详见附表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2%,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就业规模明显提高。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4.32万人,比上年增加0.96万人,增长2.9%。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2.39万人,增长0.3%;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5.29万人,增长2.8%;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3.29万人,增长13.8%;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35万人,增长13.4%。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市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50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农 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834万元(现价),增长6.7%(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23789万元,增长5.3%;林业产值23963万元,增长10.8%;畜牧业产值78645万元,增长7.3%;渔业产值5437万元,增长9.7%。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33.9%,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全年市级财政投入农、林、水资金13755万元,增长26.4%;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5.73万亩,比上年增加0.89万亩,其中:水田18.51万亩,旱地17.22万亩;有水库182座,坝塘4187个,总库容196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9.49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8.54万千瓦,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6.05万千瓦,增长0.1%,拖拉机及农用运输机械6395辆,增长0.2%;农村通电覆盖率达99.92%,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5428万千瓦时,增长10.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088吨,增长0.1%;农药施用量381吨,增长4.7%;农用薄膜使用量814吨,增长6.4%。 主要农产品产量喜获丰收。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4.8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1.22万亩,增长0.5%,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为68.5:31.5。全年生产粮食187894吨,增长2.8%,其中:秋粮141393吨,增长4.2%;夏粮46501吨,下降1.3%。主要经济作物油料产量8183吨,增长8.1%;蔬菜产量96821吨,增长1.2%;烤烟收购量15300吨,增长9.7%;野生菌类产量1142吨,增长2.3%;药材产量359吨,增长10.3%;野菜产量160吨,增长2.6%;青饲料产量8285吨,下降29.1%;魔芋产量12247吨,增长22.4%(详见附表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完成造林面积124500亩,增长18.4%,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升有降,与上年相比,核桃3842吨,增长7%;松脂3240吨,增长56.2%;板栗118吨,下降6.7%;花椒29吨,增长8.7%;茶叶192吨,增长3%;松籽29吨,下降1%;水果9500吨,增长2.4%。 畜牧、水产平稳发展。肉类总产量46682吨,增长7.8%,其中:猪肉32527吨,增长9.7%;牛肉8338吨,增长3.2%;羊肉1440吨,下降1.4%。禽蛋产量1564吨,增长9.5%;蚕茧产量112吨,下降49.5%。水产品产量3956吨,增长5.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卷烟工业增长明显,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据快报数,2009年辖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11397万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11678万元,增长7.3%,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684549万元,增长8.2%,重工业完成产值427129万元,增长5.8%。辖区工业实现增加值665877万元,增长8.9%(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下同),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7.4%,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2501万元,增长8.5%,其中: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434722万元,增长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40237万元,下降3.2%;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5329万元,增长9.9%;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348万元,下降2.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681万元,增长 14%。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48243万元,增长9.5%;利税总额446635万元,增长22.1%,其中利润总额79134万元,增长186.2%;亏损企业亏损额5080万元,下降82.1%,亏损面达24.5%,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生产卷烟280.5亿支,增长1.6%;中成药1169吨,增长3.8%;粗铜20798吨,增长38%;日用玻璃制品99493吨,增长7%;复合肥198581吨,增长98.5%;发电量48989万千瓦时,下降21.3%(详见附表3)。 在投资拉动下,建筑企业生产增长较快。据快报数,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3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3655万元,增长37.5%;实现利税13994万元,增长42.4%;房屋施工面积129.6万平方米,增长23.6%,其中:新开工面积76.1万平方米, 增长2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据快报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9071万元,增长30.3%,拉动全市GDP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383134万元,增长24.6%;房地产投资204628万元,增长43.5%;农村非农户投资8252万元,下降1.4%,农村私人投资23057万元,增长35.7%。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78479万元,增长15.5%,集体经济投资17926万元,增长1.7%;非公经济投资322666万元,增长32%,非公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52.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132448万元,增长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