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砚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9 文山州砚山县统计局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态势良好。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88万元,增15.0%。一般预算支出95932万元,增长24.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247万元,比上年末增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4890万元,比上年末增9.8 %。各项贷款余额203885万元,比上年末增16.3%。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保险费收入达4304万元。其中:人寿保险费收入2071万元;财产保险费收入2233万元。赔款总金额2427万元,其中:人保赔付金额335万元,财保赔付金额2092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

八、  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取得成绩喜人。到2009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不含成人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268所,在校生83198人 ,占总人口的17.9%。其中:普通中学19所(高中3所),在校生30264人(高中在校生549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19人;小学248所,在校学生516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7.0%,辍学率0.4%。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8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7.6%,辍学率2.4%,普通高中辍学率为10.3%。全县教职工人数达5229人,其中:专任教师5078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增97.1%。高中、初中及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5.7%、94.9%和98.5%,职业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6.6%。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2009 年全县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4万册;乡镇广播站 1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 97.71%。为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全县广播电视部门以抓好国家”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主要目标,认真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年共有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17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50%。

医疗卫生条件趋于改善。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1个,其中县以上医院4个(含保健院),卫生院11个,全年共有病床842 张。卫生技术人员785人。村设置的医疗点97个(含社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3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91295人,比2008年增加16772人,参合率达94.56%。

九、  人口、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成效。全年共出生人口数4967人,死亡人口数2340人,自然增长率6.88‰。年末全县总人口达463649人,比上年增加754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8722人,占64.4%。乡村人口428402人(农业人口422467) 。(注:自然增长率由州统计局反馈)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10元,增16.8%,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7元,增13.0%。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3068万元,增12.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800元,比上年增加2977元,增14.3%。

社会保障事业巩固提高。全县有11410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32595人(含城镇职工及居民医疗保险),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9092人。4300(企业离退休2375人)名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及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底,全县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7881人(农村19958人)。全年共发放救济款834万元,安排救济粮16万公斤,帮助灾民和贫困户28万人次渡过难关。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砚山县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3、非公经济增加值包含:个体私营经济、国有改制、转制企业、国有企业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