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红河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9 红河州红河县统计局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减%

白砂糖

27938

3.3

发酵酒精

6053

50.1

棕  丝

9320

13.5

淀  粉

14974

22.7

石膏粉

20255

1.0

饮料酒(白酒)

千升

2950

3.5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115.6

57.6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3252

-23.7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033万元,比上年增长59.4%,其中:基本建设完成628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7 %,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私人建房2701万元,比上年增长39.0%;农村非农户(农村投资)完成投资2079万元,增长4倍;农村私人投资4120万元,增长5.5%。按完成投资比重划分:工业投资占15.1%;交通运输业占18.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5.0%;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文体业占7.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7.4%,其他服务业占46.4%。全年施工项目136个,比上年增加81.3%,其中:新开工项目111个,同比增加146.7%。元红二级公路红河段重点项目建设本年完成投资757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4368万元。

2009年,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05.6万元,比上年增长48.6%;竣工产值1392.6万元,增长38.9%;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293元/人。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

2009年末,全县通公路里程1220.3公里,其中:省道99.9公里、县道505.4公里、乡道521.4公里、村道93.6公里。全县拥有客运车102辆,货运车983辆。全年货运量61.16万吨、客运量41.37万人;货运周转量2262.9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971.5万人公里。

2009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986万元,移动通信业务总量25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2.7%、3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100户,同比减少11.0%;移动用户47100户,同比增长23.0%。因特网用户2600户,同比增长44.4%。

六、商贸、旅游与招商引资

2009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4%。按地区分:城镇零售19920万元,农村零售13719万元,分别增长17.3%、30.5%;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总额3810万元,较上年下降5.4%,其中:国有经济实现95.7万元,较上年增长10.6%;非公经济实现29829万元,其中个私经济实现20009万元,分别增长27.1%、35.5%;按行业分:批零业实现27405.6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6233.4万元,分别增长19.7%、35.7%。据工商报表反映,2009年末全县共有个体经营户3122户、从业人员5206人,分别较上年增长9.3%、11.1%;私营企业77户、从业人员1545人,分别增长18.5%、13.4%。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526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6.82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 10.54万人次,创收6450万元;旅游业总收入达6931万元。以”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旅游行业正蓬勃发展。

全年共引进招商实施项目15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4862万元。

七、财政、金融及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3万元,同比增长19.0%;财政支出65689万元,同比增长56.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672万元,比年初增长33.2%,其中:储蓄存款62695万元,增17.6%。各项贷款余额57889万元,比年初增长102.1 %,其中:支农贷款20472万元,增长51.0%。累计净投放现金17839万元,较上年增27.4%。

全年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76万元,比上年增长79.4%;各项已决赔款426万元,比上年增长25.3%。

八、教育

加大投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09年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排查D级危房面积101748平方米,年内完成17个单件项目13647平方米建设任务。红河一中运动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园丁小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教育系统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普实“工作通过州级验收。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和”减负提质“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两免一补“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2907.7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全部免除,17311人享受农村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全县小学入学率达99.66%,

2009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17所,其中: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3所、完小102所;共有幼儿园16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6%;初中毛入学率达101.09%;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99.77%、99.13%。高中教育有了新突破,高中毛入学率达30.95%,2009年高考上线率达64.88%,比上年提高21.95个百分点。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快幼儿教育发展步伐,全县幼儿入园(班)率达42.29%。

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7625人,比上年增长5.1%,其中:高中在校生数1366人,初中在校生数16259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349人;小学在校生数37842人、在园幼儿数5613人,分别较上年增长2.6%、5.6%;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53人,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初中教师593人,增加9.8%;职业中学专任教师33人;小学专任教师1856人,增加29.7%。县职业中学年末在校人数349人,年内毕业33人。

九、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

2009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1个,电影放映1个,民族歌舞团1个,图书馆1个,各类文化站、群众文艺组织16个;文化机构从业人员77人。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活动广泛普及。全年共组织文艺队演出9场120个节目,辅导50余支演出队伍,1800余人。编排文艺节目26个,共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5次,组织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完成电影放映场次数1290场,观众260580人次,其中哈尼语影片放映场次282场,观众64860人次。创作作品:歌曲《花果山美丽迷人的地方》、《花果山之歌》、《浪堤敬酒歌》、《迤萨马帮参驮出的侨乡》、《侨乡供水人》、《等你来》、《故乡恋》、《祖国你好》;舞蹈《红河乐作健身操》、《奕车风情》、《红河乐作跳起来》、《欢腾的山寨》、《红河岸边傣家寨》;方言花灯表演唱《春游红河》。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