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8 宜宾市珙县统计局

2008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创新工作年“主题,围绕”以发展观念更新、发展优势更优、发展环境更好“的工作重点,强势推进百亿元工业强县目标,克服了冰冻雨雪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 合

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05元,比上年增长22.2%;经济总量增速跃居全省第二位、33个山区县第一位,连续两年保持增速全市第一位,提前两年实现总量翻番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01亿元,增长36.6%;第三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1%,与上年相比下降2.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85%,上升7.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84%,下降5.7个百分点。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拉动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82%,拉动经济增长17.92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57%,拉动经济增长3.23%。

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1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45.2%;第三产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10.7%。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66%,拉动经济增长13.2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7%,比上年末下降1.67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51.6%;税收收入34718万元,比上年增加12970万元,增长59.64%。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县的重点行业煤炭、化工、丝绸行业发展困难,统筹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民增收难度大。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6%。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4.32%,比上年下降0.99%,全年粮食产量14.94万吨,增产2.44 %,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1万吨,增产1.64%,大春粮食产量12.84万吨 ,增产2.5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865公顷,比上年增加1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632公顷,比上年增加263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67公顷,减少30公顷。

林业。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实现林业产值0.3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43%,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00公顷,新增封山育林333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8.79%。

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9.1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9.73%,比上年上升1.22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4.24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猪肉增长5.7%,牛肉增长5.2%,羊肉减少2.7%。

渔业。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0%,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水产品养殖规模继续扩大,优质品种进一步增加,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32公顷,同比增长3.75%。

农林牧渔服务业全年实现产值2220万元,同比增加1.4%,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5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00公顷,比上年增长10.9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万千瓦时,全年农村用电量398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69.4%。

三、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6%。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8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24.86%,重工业增加值21.66亿元,增长48.36%。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499万元,增长73.99%。实现利税87420万元,增长113.56%;实现净利润55788万元,增长110.0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33.19,比上年提高144.18点。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8亿元,比上年增长75.2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54701万元,同比增长92.2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67993万元,同比增长60.4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975万元,同比增长191.11%,农户完成投资16104万元,同比增长1.16%。

建筑业生产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持续稳步增长,实现营业利润总额79374万元,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17万平方米,增长30%;住宅建筑竣工面积31.0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63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分地域看,县级消费品零售额87672万元,增长22.8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0960万元,增长19.5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126907万元,增长20.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725万元,增长26.4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625万元,下降24.97%,集体经济零售额1359万元,增长18.79%,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143915万元,增长21.27%,股份制及其它经济零售额2733万元,增长57.7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7.19%,肉禽蛋类增长223.99%,饮料类增长102.08%,烟酒类增长81.22%,日用品类增长282.54%,化妆品类增长65.31%,金银珠宝类增长39.53%。

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3亿元(其中本年新签约到位9.81亿元),比上年增长68.82%。其中本年签约:到位市外资金8.88亿元,到位省外资金4.74亿元,到位省内市外资金4.13亿元。以”资源+产业+园区“模式引进项目,拉法基、华电、五粮液、全友家私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新签履约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8个,到位资金9.6亿元。第九届西博会签约落单52亿元,创历届西博会之最,实现外贸出口328万美元,完成外派劳务82名。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2008年末,全县民用轿车保有量4608辆,增长19.1%。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7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925公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68公里,境内火车站个数8个。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94695万吨公里,上涨62.14%;完成旅客周转量103026万人公里,上涨46.88%;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195万元,增长14.5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1001户,同比下降1.8%;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4221户,同比下降3.7%,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1143户,增长5.4%。移动电话用户138000户,同比增长24.3%。互联网上网户数12992户,同比增长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