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醴陵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7 株洲市醴陵市统计局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09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6226.5万美元,引进内资15.3亿元。年末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35家,完成销售收入11.1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007万元,出口创汇9946.03万美元。

外贸出口稳中有增。2009年,市委、市政府组织企业参加了上海华东交易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陶瓷礼品展、景博会和春秋两季广交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12家,年末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169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06亿美元,同比增长9.3%;出口收汇2.06亿美元,同比下降6.2%。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突破14亿元。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4.20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上划中央两税4.42亿元,同比增长6.7 %;上划所得税0.74亿元,同比增长3.7 %;一般预算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9.6%。一般预算支出17.81 亿元,同比增长24.6%。

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快速增长。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73亿元,同比增长22.7 %;各项贷款余额41.54亿元,同比增加10.90亿元,同比增长35.6 %。

九、文教体卫、环保和安全生产

科技兴市工作力度加大。2009年科技工作跻身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县行列,继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全年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1项,科学技术支出本级2112万元,引进科技项目资金178万元。申请专利495项。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22亿元。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成果不断巩固。2009年全市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升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辍学率控制在0.4%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达95.26%,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有学习能力的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及程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全省、全国先进水平;2009年底,全市拥有普通中学42所,在校学生22703人;小学178所,在校学生51082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1678人。各项指标位居株洲之首,创造了新的历史;完成了62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全省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市)”。

文体活动蓬勃开展。2009年,全年免费送戏下乡80场,完成30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成功举办了耿飚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醴陵市首届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精心组织了釉下五彩瓷首博展、建国60周年摄影展、诗词吟诵会、中老年人红歌演唱会、冬季环城赛跑、“电信杯”羽毛球赛、首届自行车赛等各类活动;组织参加株洲市十一届运动会获得优异成绩,参加省艺术节获1金1银和1个特别奖。

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市参合农民为77.75万人,参合率达93.0%;累计补助9.3万人次,补助金额达7125万元。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推进了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降消”工作继续推进,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医疗救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8个。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2009年,投入资金7.88万元,安装直播卫星设备168套,为边远山区解决了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在全面完成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网络用户入户率。年末全市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均为100%。

环保整治成效显著。2009年,全面开展城区炉窑整治工作,拆除了烟囱52个,完成23座炉窑改造,销毁氰化池30个;开展了造纸企业污染集中整治,关闭规模以下造纸企业52个,完成16家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治理;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年末全市已有175家瓷业企业使用了天然气,用气量达4.25亿立方米。

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2009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227起,死亡33人,伤309人,直接经济损失13.78万元,其中:烟花鞭炮行业事故3起,死亡4人,伤3人;煤矿企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2人,伤1人;道路交通事故223起,死亡27人,伤305人。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为0.156人,醴陵市首次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市)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有所增加。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1045496人,其中: 农业人口892770人,非农业人口152726人;男性536543人,女性508953人,男女性别比为1.054: 1。全年计划生育率达89.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8‰,比上年降低1.6个千分点。城市化率达到41.0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50元,同比增加1728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同比增加928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45元,同比增加1327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62元,同比增加601元,增长12.4%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2009年末全市在岗职工49281人,年平均工资21757元,同比增长15.0%。城乡居民的储蓄快速增长。200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78.13亿元,增长19.1%,其中农村居民储蓄27.83 亿元,增长22.4 %。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406人,帮助33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186200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1653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02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55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7101人,新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31人。城乡低保享受人员分别达到23621人和29500人。

注:

1、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计算口径为全部国有、集体单位和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的在岗职工。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统计,增速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