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长阳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主动应对和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符合长阳实际的发展之路,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6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18万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4263万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92769万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3.9:33.3:42.8调整为26.6:33.8:39.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2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87%;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0.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5.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14%。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5.23千公顷,增加1.43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36.07千公顷,增加3.39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6088公顷,增加948公顷,水稻面积256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712公顷,增加84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69千公顷,减少2.74千公顷;烟叶面积846公顷,增加209.1公顷;年末果园面积8714公顷,增加146公顷,其中柑桔园面积8299公顷,增加167公顷;年末茶园面积4108公顷, 增加27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13646吨,增产8329吨,增长7.91%;其中,夏粮产量22731吨(其中小麦产量5789吨),同比增长1069吨;秋粮产量90915吨(其中玉米产量53480吨,水稻产量15467吨),增长7260吨。 油料总产量13858吨,增产1860吨,增长15.5%,其中油菜籽11453吨,增产8.72%;烟叶产量1920吨,增长54.47%;柑桔产量48813吨,增长1.63%;茶叶产量1102吨,减少0.54%;蔬菜产量371572吨,减少1.53%。 全年生猪出栏49.21万头,增长22.1%;山羊出栏35.18万只,增长9.29%;家禽出笼69.33万只,增长22.25%。全年肉类总产量43601吨,增长21.18%,其中猪肉产量3.69万吨,增长14.95%。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7544吨,增长14.67%。 全年木材产量17929立方米,减少29.8%,当年造林面积128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53万千瓦,增长14.4%。农村用电量4806万千瓦时,增长8.86%。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16万吨,增长2.9%。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191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080万元,增长27.4%。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5家,增长18家。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210万元,增长29.2%;利税总额22146万元,增长25.4%,其中利润总额11054万元,增长12.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4.84,比上年下降2.36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85万吨,减少15.1%;机制纸及纸板29209吨,增长25.47%;农用化肥(折纯)18994吨,增长0.23%;水泥546776吨,下降3.99%;铁合金31518吨,增长29.68%;锰矿363751吨,增长21.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770万元,比上年增长39.37%;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投资 137061万元,增长30.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0565万元,增长36.73%;房地产开发投资16496万元,下降2.07%;农村完成投资60709万元,增长64.6%,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51213万元,增长83.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751万元,增长88.39%;第二产业投资50194万元,下降29.45%;第三产业投资127825万元,增长112.09%。 本年施工项目个数129个,同比增长76.71%;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96个,同比增长134.1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304万元,增长19.85%。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125877万元,增长20.65%;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6427万元,增长18.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71075万元,增长21.34%;住宿和餐饮业18293万元,增长14.87%;其他行业2937万元,增长2.66%。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34万美元,增长69%;利用外资170万美元,增长13.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达4843公里;旅客周转量3654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9%;货物周转量2199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0.34%。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1333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234户,下降1.62%,其中农话用户达20587户,增长43.9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07224户,同比增长8.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2267户,同比增长17.95%。 全年接待游客135.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086万元,同比增长15.3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9321万元,增长11.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354万元,增长14.92 %,实现税收14187万元,增长8.84%。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10720万元,比上年增长50.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5875万元,比年初增加7901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250万元,比年初增加4306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5131万元,比年初增加55207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1808万元,比年初增长14744万元;中长期贷款133324万元,比年初增加40711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7604万元,增长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44万元,增长34.9 %;寿险保费收入5960万元,下降2.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219万元,下降13.1 %,其中,财产险赔款998万元,寿险赔款及给付221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19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67所,幼儿园31所,特殊学校1所。 职业教育在校生4589人;普通高中招生1759人,在校生5076人,毕业生1565人;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11995人,小学在校生1759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187人。 年内完成专利申请3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比2008年增长100%;专利授权20项,专利权转让1项。向省、市申请工业、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5项,确定县级科技发展项目23项。精心组织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奖励评审工作,对申报的14项科技成果进行严格评审,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加强科技成果登记、鉴定工作。高山蔬菜研究所承担的“高山蔬菜无公害生产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阳清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余热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市科技局验收;“利用长阳电锰渣建设年产10万吨肥料生产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课题顺利通过省级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