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宜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7 襄樊市宜城市统计局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3%;集体经济投资1500万元,下降42.3%;个体私营经济投资5.98亿元, 增长6.8倍。

2008年,全市相继启动多条道路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12775万元 ,市政设施投资558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7%和12.8%。

五、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1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33.4公里,一级公路21.3公里,二级公路191.7公里,三级公路226.6公里。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41辆。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153 辆,比上年末增长24.3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916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完成旅客周转量34468万人公里,增长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89 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1798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 %和9.3%。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1万户,比上年减少0.2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3.11万户,新增6.1万户,电话普及率为49.9 部/百人,增长26.4 %,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1936户,新增2839户。

六、国内外贸易

内贸: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4亿元,增长26.6%,按地区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亿元,增长27.5%;农村实现消费零售额13.93亿元,增长2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4.57亿元,增长27.6%;餐饮业零售额3.18亿元,增长54%;其他类零售额6.19亿元,增长12.8%。

外贸:2008年,全市出口创汇累计完成5257万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按出口类别看, 食品类2743万美元 ,纺织品类2366万美元,服装类104万美元, 其它产品类44万美元。按单位看,雅新家纺1594万美元、富亿织造695万美元 、襄樊大山258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1%和104%。实际利用外资3018万美元,同比增长3.9倍。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5.6  亿元,比上年增长90.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5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89万元,增长25.5%。其中:国税增长27.2 %;地税增长34.2 %;财政增长17.8%。 分税种看。全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达1802万元、2804万元、493 万元、26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7%、11.9%、45.4%、9.9%。全年财政支出88145万元,增长40.8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8.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52.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3.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6.9%、环境保护支出增长444.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52.66亿元,比年初增加 10.8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28亿元,比年初增加7.6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72亿元,比年初增加3.0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82亿元,比年初增加2.78亿元。

全市财险寿险两家保险公司全年完成保费收入7134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720万元。全年赔款及给付152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54万元,人身险赔款支出57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2008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58561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30945人,同比下降6.9%;职业高中在校生1883人,增长15.1 %;小学在校生25733人,减少3.9%;幼儿园在园人数5499人,增长22.8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均保持 100 %;初中入学率97.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3.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98.5%,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88.3%。高层次学历为6.12%,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我市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市教学质量再攀新高,全市高考上省线人数3401人,其中:600分以上考生达63人,上省线率68.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在襄樊市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

科技: 全年共向上申报项目9个,其中市天鑫油脂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联合开发的“低温冷榨花生油同步制备花生蛋白粉”项目已列入省2008年重大科技专项,获得500万元资金扶持,这是我市科技项目申报工作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全年通过襄樊市科技局初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项,申报襄樊市科技进步奖励成果4项,有3项通过襄樊市科技局初评;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科技活动机构5家;全年安排科技攻关项目32项, 完成专利申请量101件,其中专利发明17件,专利批准量51件;全年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1590万元,比上年增长9%,主要农产品良种推广率9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 :2008年,宜城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市电影公司每周开展影视大放送活动,累计放送影视剧102场,专题讲座33场。市群艺馆组织了5场周末舞会和20余场戏迷晚会,丰富和活跃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功举办了“宏全牧业”杯宜城市首届戏迷大奖赛活动,开创了宜城戏曲赛事的先河,恢复排演了《宋玉传奇》第一场“楚乡选美”和传统小戏《放风筝》,在全省首届地方戏曲艺术节比赛中获得团体优秀表演奖。开展了以迎接奥运会为主题的“五环旗下——文化共享奥运行”教育影片播放活动和“奥运畅想第五届童之趣杯征文大赛”共收到中小学生各类征文526篇。 广播电视台全年播发新闻3269条,被襄樊市以上采用217条,被湖北台采用18条,被中央台采用1条。摄制专题片9部,开设专题专栏18个,《新闻观察》栏目被评为襄樊市首届十大品牌栏目。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965 张;卫生机构人员17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0人,执业医师532人,注册护师(士)427人。

体育:2008年,我市再次成功举办湖北宜城“东风奥丁杯”国际铁人三项赛,参赛的境外选手来自新西兰、中国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27人;来自国内领队、教练、队医、运动员340余人参加了大赛。参赛人数之多、地区之广、规模之大、水平之高为县级市所少有。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各类健身活动。以大型体育活动为龙头,以“全民健身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职工、机关、农民、中小学生运动会、市民乐等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2008年,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3枚,银牌18枚,铜牌2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