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浉河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7333万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住宅投资49295万元,增长5.4%。商品房销售火爆。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72545平方米,增长6.8%,其中,住宅500949平方米,增长5.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城镇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88858万元,其中:通讯设施投资39717万元,道路管网水利等设施投资23407万元,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5404万元,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0330万元。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增城市独立公路桥梁2座;新增高等院校学生席位2032个;新增医院病床400张;购置城市公共交通车辆30辆。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5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4.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6.0%。 各类商品销售量显著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72.7%,日用品类增长37.3%,化妆品类增长53.3%。 六、交通、旅游和对外经济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68854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67900万人公里。全年公路通车里程962公里,其中国道公路通车里程96公里。 旅游业发展不断加快。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25家,比上年增加7家;星级宾馆15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接待国内旅客15.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39.8万元。入境人数118人。 外贸出口额稳定增长。全年全区海关出口总额4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6%。实际利用外资955万美元。 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科学技术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1处,招收研究生72人,在学研究生173人,毕业研究生20人;普通高校3 所,招生1.21万人,在校学生3.08万人,毕业学生0.67万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1所,招生0.1万人,在校学生0.5万人,毕业学生0.2万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0.28万人,在校学生0.88万人,毕业学生0.25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806人,在校学生2365人,毕业学生607人。全区普通初中18所,招生0.65万人,在校学生2.44万人,毕业0.9万人,普通小学160所,招生0.7万人,在校学生3.9万人,毕业0.5万人。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0.9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4万人次。 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民办高中2所,招生542人,在校学生1307人,毕业244人。民办初中2所,招生1475人,在校学生4259人,毕业971人。民办小学2所,招生435人,在校学生1823人,毕业119人。幼儿园20所,招生1963人,在园幼儿3235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采供血机构1所,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病床床位242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37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86人,注册护士753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我区运动员在省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41枚,其中金牌34枚、铜牌7枚,体育事业继续保持旺盛活力。 科技事业稳定发展。2006年,我区共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5项,市级12项。取得科技攻关成果7个项目,推广农业新技术10项。 八、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进展顺利。据3%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区年末总人口61.57万人,常住人口55.78万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6877人,出生率11.17‰;死亡人口3232人,死亡率5.25‰;全年净增人口36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0元,比上年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123元,比上年增长15.0%。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比上年增长1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1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9%。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9.47平方米, 上升6.5%;农村年末人均住房面积36.44平方米,增长17.8%。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061人,其中:企业职工35600人、离退休人员18400人,事业单位706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000人,下降4.2%,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000人,其中在职职工24800人,退休人员20200人。全区共有12325人参加大额医疗统筹。社会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2524万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962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91万元,保障贫困城镇居民17938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3个,全年共有2300个优抚对象得到了抚恤、补助。 九、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区耕地总资源为29427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7997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0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已发现的矿种为31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为3种。正在进行地质勘查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 城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绿地8.1平方米,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空气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切实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顺利通过了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验收。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20公顷,比上年增长7.0%;林业育苗120公顷,比上年增长14.3%;零星植树150万株,与上年持平;中幼林抚育面积6667公顷。全区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41千公顷。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浉河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 1 : 各类价格指数 指数(上年= 100 ) 类 别 2005年 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