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浉河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7 信阳市浉河区统计局

浉河区统计局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年,也是我区灾后经济恢复性增长的一年,这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克服大灾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恢复性快速增长,保证了经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6942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48万元,增长4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8650万元,增长29.0% ;第三产业增加值227428万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2:36.2:54.6变化为11.4:40.2: 48.4,呈三二一格局。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764元,比上年增加1471元。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 ,居住类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6%。

劳动就业工作有待加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84230人,比上年上升0.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社会投资还未全面启动,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城市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底等。

二、农业

2002年全区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289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其中,农业48664万元,比上年增长49.7%;林业19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7%;牧业17092万元,比上年增长7.4%;渔业3920万元,比上年增长70.0%。

种植业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25891吨,比上年增产82.9% ,其中:夏粮14817吨,比上年增产21.1%,秋粮111074吨,比上年增长96.2%。

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总产量6392吨,比上年增长83.9%;蔬菜产量167409吨,比上年增长28.7%;园林水果产量2390吨,比上年增长28.7%;草莓产量 8416 吨,比上年增长19.6%;茶叶产量2134吨,比上年增长25.9%;百合产量6772吨,较上年下降8.0%。

植树造林步伐加快。林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96公顷,比上年增长63.5 %,幼林抚育实际面积9586公顷,比上年增长210.3%。板栗产量20814 吨,比上年增长6.3倍。

畜牧业保续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6272吨,比上年增长2.2 % ,其中:猪肉产量13156吨,比上年下降1.6 %;禽蛋产量 1263吨,比上年增长13.8%。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水产品产量5113吨,比上年增长70.0%。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84070千瓦,比上年上升3.2 %,各类拖拉机为3850台,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为 1600台,比上年增长35.6%。全年农村用电量4099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6%。农田水利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强,小流域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农业防洪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200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9700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6432万元,比上年增长9.3%;限额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89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3%;个体工业总产值121564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4716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582万元,比上年增长2.1%;个体工业增加值36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工业经济效益、产销衔接状况有所好转。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572万元,比上年下降13.4%。产销率97.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71 万元,较上年增长 13.3% 。亏损企业亏损额354万元,比上年上升11.6%。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 85.1% ,比上年提高 3.3 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单位工程施工个数407个,比上年增长3.6%,竣工个数231个,比上年增长11.6%,建筑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92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城镇、国有单位投资 11670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3305万元,比上年增长5.0 %,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2970万元,比上年下降21.6%,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03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国有单位投资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 50179万元,比上年下降9.6% ;更新改造投资 15628 万元,比上年增长17% ;房地产开发投资 50902 万元,比上年增长38.5%。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35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为185859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23378万元,限额以上企业32296万元,限额以下为21620万元,个体零售额为131943万元,餐饮业为31109万元,其他为1385万元。各类集贸市场购销两旺。

从市场经营结构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占零售额总量的85.2%,餐饮业占14.2%,其他占0.6%。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17.4%,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11.6%,个体零售额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71.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5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6.7%;对外借款6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4.8 %;外商直接投资1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6.7%。区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7.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7.8%,对外借款1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0%。

七、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4元,比上年增长8.7%,人均消费性支出4165元,比上年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415元,比上年增长 29.1%,人均现金收入2141元,比上年增长21.6%,人均消费性支出1396元,比上年下降0.9%。

八、人口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2002年师河区公安年报数据计算,年末总人口604679人,比上年净增2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7253人,比上年减少336人,下降0.1%;农业人口357426人,比上年增加556人,增长0.16%。全区出生人口5256人,比上年减少284人,下降5.1%,出生率8.7‰;全年死亡人数2700人,比上年减少531人,下降16.4%,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