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范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7 濮阳市范县统计局

范县统计局

(2002年3月16日)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克服困难,抢抓机遇,努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均已完成,重点经济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4:38.9:31.7,变化为29.3:39.3:31.4,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得到加强。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4.2%。

就业形式基本稳定。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209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全年职业介绍所有组织地成功介绍3200人次就业,共培训失业下岗人员260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程,使410名企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比较脆弱,旱涝保收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仍然偏低;受市场因素的制约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十分艰难。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仍需加大力度,要扶持一批有竞争力、有效益的龙头产业。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仍然困绕经济的发展,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小。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乡财政相当困难,培植新财源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社会就业面窄,劳动保障、职工医疗和社会公益性事业仍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市场发展的软环境仍然需要净化。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8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粮食生产抵御了各种自然灾害,取得了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其中夏粮生产基本与去年持平,总产量达129718吨;秋粮总产量达11610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

农业总产值完成847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种植业完成360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畜牧业完成373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由去年的40.5%,提高到今年的44.0%。蔬菜、瓜果、尖椒、脱毒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零星(四旁)植树25万株,育苗面积达1000亩。

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1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禽蛋产量达2.5万吨,比上年增长12.4%。

三、工业

全县国有及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企业(简称规模以下企业,下同)发展较慢。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产销衔接较好。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1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实现利税89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利润完成35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实现工业增加值273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实现销售产值818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产销率达97.4%;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40.01,比去年同期提高6.3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6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实现增加值105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农村个体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26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实现增加值1360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

企业在实现生产和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亏损企业的亏损户数和亏损额不断增加。贝利公司、光璞公司两个利税大户掩盖了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局面。企业改制与复活仍需加大力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范县新区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部分乡(镇)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村村通公路建设,低压电网改造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2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30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1%;更新改造完成1967万元,比去年同期15%;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7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

五、财政、金融、保险、贸易

2001年,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最大限度地组织财政收入,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52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财政支出完成15975万元。

金融业运行平稳。截止2001年12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88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60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收入完成16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其中财险收入完成6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寿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完成10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支付各类赔款432万元,其中财险赔款支出350万元寿险赔款支付82万元。

城乡市场繁荣,交易额稳中见升。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六、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县国有经济类型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2个,图书馆1个。调频广播发射台1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72.6%,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高中在校生4959人(包括私立中学1031人),比上年增长31.2%,初中在校生28871人,小学在校生5100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国有经济类型卫生机构22个,床位774张。卫生技术人员1631人,其中医生493人,护师、护士3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