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郑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郑市统计局 2008年,新郑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基础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构建和谐新郑,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165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836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0168万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811610万元,增长9.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9%、69.5%和25.6%。 市场物价继续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7.2%。从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价格全年变动情况看,食品类、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比上年上涨15.5%、12.1%;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上涨5.1%、3.3%、3.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微幅上涨,分别比上年上涨1.3%、0.1%;烟酒及用品类与上年持平。 二、农 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全年粮食总产量288908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总产量146908吨,增长8.0%;秋粮总产量142000吨,下降3.6%。蔬菜产量283000吨;花生产量40850吨;瓜果产量22511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市机械总动力80.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1.67万台、2.84万台。全市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70万公顷、4.69万公顷和3.64万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398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化肥使用量(折纯)37562吨,比上年增长4.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1008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1922万元,增长23%;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518920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市内工业增加值1407515万元,增长25.2% ;烟厂增加值174407万元,增长8.0%。 规模工业经济主要行业进一步壮大。作为市内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58770万元、174407万元、93298万元、58182万元、374678万元、1564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8%、8.0%、18.5%、24.2%、17.5%、-8.5%。 主要工业运行质量较好,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产销衔接状况较好,产销率达到98.4%。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9326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2677万元,比上年增长46.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3316万元,增长52.4%;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18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步攀升。2008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1498万元,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批发业108268万元,增长60.2%;零售业583710万元,增长54.3%;住宿和餐饮业93120万元,增长34.8%;其他行业26400万元,增长35.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直接出口38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1.8%。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据市商务局统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 实际利用外资105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5%。 六、交通邮电和文化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中,货运下降,客运增长。全年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完成货运周转量105976.0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6%。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96383.45万吨公里,下降1.8%;铁路货运周转量4512.28万吨公里,下降63%;航空货邮吞吐量6.47万吨,下降1.5%。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完成客运周转量492100.54万人公里,增长1.4%。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80086.4万人公里,增长4.2%;航空旅客吞吐量588.76万人,增长17.7%。境内公路总里程170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93公里,公路密度196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62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891.76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46.16万元,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129751.6万元,增长20.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8.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42.5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9.52万户。 文化旅游业不断升温。高标准举办了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新郑第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新郑历史文化的感召力和黄帝品牌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305.9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23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6.1亿元。新郑黄帝拜祖大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4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3036万元,增长24.7%;政府性基金收入31132万元,增长38.2%。 全市财政支出1772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8377万元,增长21.1% ;政府性基金支出18885万元,增长27.6%。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2240万元,比年初增长1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5080万元,增长19.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7724万元,增长10.3%。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打造科技支撑平台,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全年申报实施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52项(其中,郑州市重点项目4项)、省、郑州市级节能减排项目14项,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163万元。其中,红枣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科技星火项目64项。拥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郑州市级10家。14家科技自主创新企业共计投入36990万元,研发新产品43个,实现销售收入35.9亿元。专利申请量35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