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7 濮阳市华龙区统计局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以工兴区”战略,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636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79万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5925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34062万元,增长13.6%。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明显,农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第二、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21.5:33.9:44.6。

市场物价总水平略有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分项目看,食品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但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通信价格水平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2.6%。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475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805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全年财政总支出1475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问题还亟待解决,企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02年,农业生产先后遭受干旱和病虫灾,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因灾减产,但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加之农业产品的高产开发和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弥补了灾害损失,保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全年粮食总产量完成了52385吨,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夏粮27480吨,比上年增加516吨,增长2.0%,夏粮的增产是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减少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气温和病虫害的影响,夏粮单产减产23.75公斤/亩,使全区夏粮产量减少1643吨,比上年下降5.64%,但由于夏粮的种植面积增加5130亩,使全区夏粮产量增加2159吨,比上年增长8.01%;秋粮24905吨,比上年减少1060吨,下降4.0%,秋粮的单产比上年略有增长,产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减少173公顷的结果。油料总产量4334吨,比上年增加157吨,增长3.8%,其中花生增加162吨,增长4.0%。蔬菜产量96760吨,比上年减产8631吨,减少8.2%。

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45690吨,比上年增长9.1%;禽蛋产量完成13977吨,比上年增长8.4%。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5%;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辆分别达到3000台和1401辆;农村用电量1673千瓦时,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年工业增加值16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7294万元,增长8.4%;产品销售率达到97.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共完成增加值929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工业企业总体效益降幅较大,且发展极不平衡。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24.4%。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利润1742万元,比上年增长25%;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15万元,比上年下降50%。下降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限额以下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减少,2002年华龙区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共183个,比上年减少71个,下降28%。二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效益滑坡而致,2002年限额以下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7.6%,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形势明显下落。2002年华龙区建筑企业除正方建业集团、红远建筑公司外,普遍存在工程量减少、经营困难等现象,全区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5个,全年停产5个。2002年全区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974万元,比上年下降37.4%;全年工程结算利润2998万元,比上年下降3.1%;上交税金总额645万元,比上年下降4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基本建设及其他城镇投资28169万元,增长16.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507万元,增长14.0%。

五、国内外贸易

各类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200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8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居全市前列。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777万元,增长18.2%;餐饮业零售额2619万元,比上年下降43%;其他行业零售额5431万元,增长35.4%。个体消费品零售额80910万元,占84.3%,比上年增加21.5个百分点。

全年利用外资形势较好。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60万美元,是上年的5.3倍。

六、金融业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77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6%,各项贷款余额5809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7%。其中居民储蓄190522万元,比上年增长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