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到61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2.88亿元,增长34.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3%,比年初提高4.24个百分点。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246 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学57所,小学17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7.77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451所,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6.8%。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4%,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考本专科录取人数 7609人,占考生的78.69%,其中本科录取2740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影剧院2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7.47万册。拥有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5%,全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1200公里。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4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拥有病床床位4958张;卫生技术人员8010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9张、卫生技术人员6.3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8枚、银牌20枚、铜牌41枚,其中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1枚。本年批准的等级运动员57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共举办市级群众体育比赛21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了2200名;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5.2%。 十一、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14.2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65公顷,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19.01平方米。城区主干道路的配套改造建设步伐加快,新扩建道路面积 14万平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2287万立方米,年末天然气用户达6万户,居民家庭用气普及率99.49%。供热面积达到980万平方米。城区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25.5万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9.5万立方米。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比例达到89%。集中居住区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居民楼397栋,建筑面积120.3万平方米,入住居民11168户。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2600亩。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全市新开发土地25845亩,增加耕地6016亩,新增耕地储备6016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分别87.41%和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5%。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54起,同比上升6.1%,死亡91人,同比下降3.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621起、死亡80人,分别下降3.9%和2.4%;火灾事故发生126起,同比上升125%,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45.16万户,户籍总人口126.3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244人,出生率为7.33‰;死亡人口8383人,死亡率为6.64‰;全年自然增加人口861人,自然增长率为0.69‰,比去年下降0.47个千分点。 表4 2009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年末数 比重% 年末总人口 1263761 100 其中:非农业人口 504048 39.9 农业人口 759713 60.1 其中:男性 641909 50.8 女性 621852 49.2 其中:18岁以下 226734 17.9 18-35岁 277101 21.9 35-60岁 570312 45.1 60岁以上 189614 15.0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17元,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4116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43元,增长10%;人均消费性支出12598元,增长16.7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1.4%,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3.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7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32.19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0727元,比上年增加3546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603元,增长9.83%。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47万人,增加1.2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81万人,增加3.6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28万人,增加1.0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8万人,增加2.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4万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发展,参合率达到98.81%,提高1.28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54个,床位5158张,收养4377人;福利企业43家,安置残疾职工2004人。年末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082户,883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50.5万元;年末全市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178户,25062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31.1万元;年末全市享受农村五保供养3292户,3292人,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706.2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5%。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莱芜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公报中所列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