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海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2 汕尾市海丰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兴县强县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县委关于全面推进海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好汕尾“三个排头兵”的总体奋斗目标,积极实施“八城三园两基地”的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有了新的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在近五来连续高位增长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比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45.5亿元,比增23.5%,第三产业增加值46.6亿元,比增18.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18.2∶40.6∶41.2调整为16.0∶41.5∶42.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46%和48.3%。经济运行主要表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2007年,我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考核达标,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又有新的突破;全年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0.2亿元,比上年增长6.3%。

二、工业经济再创新高。

2007年,我县坚持“工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和总量,有效地促进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随着我县工业快速增长,总量不断壮大,对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8%,推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7年,我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增幅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再加上受旅游业和节假日的消费带动,市场销售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7.1亿元,比增20.0%。

四、对外贸易形势良好。

2007年,我县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源型经济,不断拓展外贸出口,使我县外经贸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外贸出口总值319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35万美元,增长30.4%。

五、财税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国、地税和财政部门组织的地方库收入均保持较快的增长。财税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有了较大的优化,税费比由上年的70∶30调整为71∶29。

2007年,全县人民生活水平 稳步提高,城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3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4573元,比上年增长6%。居民城乡储蓄存款余额49.4亿元,比年初增长6%。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二是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低;三是税收还缺乏支柱性财源;四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这些都是海丰向经济强县跨越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要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为全面推进海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好汕尾“三个排头兵”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