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2 宁波市镇海区统计局

电力需求持续回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见图9),其中,工业用电41.59亿千瓦时,增长2.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1亿千瓦时,增长11.8%。电力日最高负荷66.6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

图9: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走势

宁波市镇海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金融、保险和证券

金融业运行稳健。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4.97亿元,增长2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71亿元,增长19.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3.70亿元,增长10.7%;中长期贷款余额152.97亿元,增长57.2%。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区保险机构承保总额149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保费收入3.68亿元,增长11.2%;各类赔款案件2.11万件,下降22.5%;已决赔款0.97亿元,下降17.7%。

证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全区证券机构证券成交总额4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75.6%,其中,股票成交额471.10亿元,增长84.2%;基金成交额2.80亿元,下降17.8%。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2.93万户,比上年增长7.3%。

八、科技、教育和人才

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通过评审,创e慧谷、北欧工业园区孵化基地和研发中心快速发展,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其中4家为国家级高端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科技创新“10+1”活动深入开展,年末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家,区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35家,民营科技企业215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5家。全年投入科技资金7278万元,举办各类科技培训91场,荣获省、市科学技术奖6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21项,获得专利授权737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46项,开发新产品339个,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110份,技术交易额5342万元。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年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7个,市名牌产品25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一轮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全面实施,龙赛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接受各类捐赠633万元,新建校舍3385平方米,新建校舍投资额1.15亿元。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8所,其中,普通中学13所,小学24所。各类幼儿园65所,各类成人文化学校5所。小学在校生24205人,初中在校生11000人,高中在校生4556人,职业中学在校生1957人。幼儿入园率99.7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97.76%,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96.6%。镇海中学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

人才战略深入实施。全年全区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27场;引进各类人才431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及副高以上140人;接收各类大中专毕业生2642人,其中,硕士84人,本科1384人。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483人,其中,高级926人,中级4799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迸发新活力。年末全区拥有镇(街道)文化站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45个。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年组织大型文化演出活动62场,群众性文化活动277次。大型民间婚俗打击乐《十里红妆》获得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最高奖项“山花奖”,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广电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年末累计开通有线电视用户10.07万户,其中农村6.3万户,全年新开通数字电视安装小区3个,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200户。广播连续剧《青春轨道》获得第九届全国广播剧专家奖一等奖,镇海党员教育先锋频道获得宁波市创新奖。

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城乡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镇海区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七医院)一期投入使用。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260家,其中,医院5家,疾控监督2家,妇保机构1家,门诊部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5家,村卫生室111家。共有医院病床1128张,拥有专业卫技人员1938人,其中,医生1123人,护士(护师)81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全区获得亚洲金牌2枚;国家级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7枚;省级金牌30.4枚,银牌16枚,铜牌7枚;市级金牌15枚,银牌19枚,铜牌19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205次,参与人数3.6万人,全区体育人口比例达50%。体育健身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新增各类健身路径22条。

十、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生态区建设加快步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展开,30家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能源审计,21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临港工业废气污染整治工程取得成效,镇海电厂、镇海炼化II电站烟气脱硫项目建成投用,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一期工程竣工。全年全区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9%和32%。年末城市绿地面积2354公顷,绿地率43.08%;公园绿地面积18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6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47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5.22%。

公共安全不断强化。“平安镇海”建设深入推进,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全年全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比上年下降15.2%,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下降66.7%;道路交通事故下降7.9%;火灾事故下降35.6%。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0.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相对稳定。年末全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为92201户,人口2246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25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78‰,死亡率为5.18‰,人口自然增长率0.60‰。全区女性初婚人数1259人,一孩率91.83%,计划生育符合率99.4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据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8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消费支出18203元,增长11.1%;恩格尔系数为35.4%。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463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消费支出10501元,增长12.9%;恩格尔系数为40.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2.11:1缩小为2009年的2.03:1。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74台,电冰箱98台,洗衣机94台,空调185台,固定电话89部,移动电话182部,电脑83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77台,电冰箱99台,洗衣机86台,空调113台,固定电话93部,移动电话163部,电脑47台。全区私家车(9座以下)拥有量17942辆,比上年增长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