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 表9: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城镇 农村 彩色电视机(台) 124 92.3 电冰箱(台) 97 25.2 洗衣机(台) 93 19.5 照像机(台) 21 1.8 热水器(台) 64 3.5 固定电话(部) 68 57.5 移动电话(部) 185 98.1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6.81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4.20平方米。 十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62.41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全州实现新增就业158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32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452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4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3%。 表10:从业人员情况 绝对数 构成(%) 从业人员(万人) 262.41 100.0 其中:城镇 38.5 14.7 其中:第一产业 136.15 51.9 第二产业 18.72 7.1 第三产业 44.93 17.1 其他(含外出务工人员) 62.61 23.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万人) 1.1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4.33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9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2.98万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3.44亿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4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75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8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1万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州参合人数达到320.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7%。全年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3.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25亿元,省级1.09亿元,州县财政0.19亿元,个人自付0.59亿元。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3.1亿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78万人,发放金额0.86亿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42万人,发放金额3.31亿元。 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9个,社区服务中心9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0所,有床位1185张,收养人数566人,发放金额237.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405人,金额6675.5万元。本年接受社会捐赠人员达92148人,接受社会捐赠金额40.8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6亿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43个,实有人数217人。其中,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48人;监察机构17个,监察人员74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3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5126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7.4%。有风景名胜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 全年COD排放量为1.65万吨,比上年上升0.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7万吨,比上年下降13.8%。全面关停凯里发电厂4台机组,关闭7家长期不达标且污染严重的企业。15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毕。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和岑巩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42.1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沼气池2.3万口。 全年生产事故数426起,比上年下降11.8%,死亡人数228人,比上年下降5.8%。煤矿事故5起,比上年下降64.3%,死亡人数7人,比上年下降58.8%。道路交通事故数280起,比上年下降8.5%,死亡人数173人,比上年增长8.1%。火灾事故数119起,比上年下降4.0%,死亡人数17人,比上年下降10.5%。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4、按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人均生产总值(GDP)按常住半年及以上人口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