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1 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局

农业人口 人 339063 -0.6

非农业人口 人 314845 2.2

户籍人口

男 人 325162 0.7

女 人 328746 0.7

总户数 户 313974 0.8

#农业户 户 146489 -0.4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54.9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40.8元,比上年增长10.2%。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

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表7 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每百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 增长(±%)

空调机  台 139 19.5

淋浴热水器  台 96 3.2

彩电  台 115 7.5

电冰箱  台 101 2.0

洗衣机  台 99 3.1

家用电脑  台 75 21.0

微波炉  台 82 3.8

家用汽车  台 14 0.0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1元,比上年增长11.2%。

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农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农民人均消费支出8296.4元,比上年增长22.6%,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居民年末人均住房面积4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平方米。

表8 农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每百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 增长(±%)

空调机 台 110 10.9

热水器 台 88 11.3

彩电 台 133 -0.8

电冰箱 台 105 1.4

洗衣机 台 101 1.9

家用电脑 台 63 21.3

微波炉 台 52 21.6

抽油烟机 台 68 8.3

汽车(生活用) 台 10 62.5

十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5681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20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参加培训2240人,比上年下降36.8%;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2万人,比上年下降15%。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9.5万人,覆盖率达到93%,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8.7万人、25.5万人和15.9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3万人、1.6万人和2万人。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收缴额达到11.3亿元。社会保障系统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32.9万人。

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共有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点18个,直接接收捐赠款350.7万元。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4个,床位3751张。全年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家庭2134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89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016户,最低生活保障7201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196户,五保供养202人。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达到1285人。

十二、环境治理及绿化

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批水系治理工程如期推进,北运河城区段补水净化、通惠河北部城区截污工程启动建设。实施82项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施12项节能减排工程,完成城乡建筑节能改造19万平方米,淘汰黄标车7161辆。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262天,占全年的71.8%。

绿化:一批绿化美化工程顺利实施,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南区绿化工程基本完工。完成15条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82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本年新造林160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19万株。

*公报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年鉴》为准。

2.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区公安分局;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区计生委;对外经济数据来源于区商务委;财税、交通运输和邮电、金融、教育和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及绿化数据来源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年报。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