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八道江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4-01 白山市八道江区统计局

八道江区统计分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严峻考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兴区富民为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扩内需与引外资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重民生与抓经济相结合,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     合

2009年,八道江区生产总值实现1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22.9%和19.1%。其中:区属生产总值实现68.20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35.1%和19.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9年,全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11.7:43.3:45.0的调整为9.7:46.0:44.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9年,我区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801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38738万元,林业产值28318万元,牧业产值31674万元,渔业产值354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7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5939万元,同比增长7.7%.

2009年耕地面积6183公顷,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60公顷,总产量达到18086吨,减产12.5%。

三、工     业

我区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中心,加强调控与监督,克服困难,化解不利因素,扎实推进,加快工业企业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含量,提高了工业企业效益。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33507万元,同比增长46.3%;实现增加值290109万元,同比增长40.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6868万元,同比增长49.9%;实现利润总额43159万元,同比增长25.0%;税金总额35629万元,同比增长42.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8户。

四、财政、贸易和旅游

财政收入受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增长速度与以前年度相比相对缓慢,2009年全区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09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20810万元,同比增长20.0%,实现一般预算支出70051万元,同比增长28.7%。

我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较为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6561万元,同比增长23.5%,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全区旅游人数达220万人次,综合收入实现1.69亿元,同比增长17.4%。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招商引资

2009年全区上下齐动员,多渠道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把这两项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各部门,全民抓招商,上下齐动员,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09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全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09472万元,同比增长36.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共有投资项目2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6个,投资额达到536517万元,占总投资的75.6%,续建项目74个,投资额达到172955万元,占总投资的24.4%,工业投资达到407432万元,占全区总投资的57.4%。

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6632万元,占全区总投资的46.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2835万元,占全区总投资额的54.0%。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7.6亿元,增长61.4%。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我区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8项,其中科研项目3项,试验项目5项,星火项目3项,火炬项目3项,地方引导项目2项,科技中小企业创新项目2项。

2009年末,全区共有区属各类学校47所,其中:小学35所,中学12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0444人,共有教职员工2915人,其中:专任教师2271人。

七、文化、广播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了广泛性的群众文化活动。2009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文化室33个,文化活动中心6个。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3%以上,有镇街广播站6个。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09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6家,实际开放床位330张,卫生技术人员493人。全区农村有63213人参加了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0.14%,使广大的农民在就医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实惠。

八、人民生活、就业与社会保障

我区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3266元,比上年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35元,同比增长11.2%。

根据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5元,同比增长6.8%。

我区劳动和就业部门克服全球经济危机不利因素影响,把扩大再就业放在工作重心,扶持下岗人员再就业,广泛开展各种再就业培训,多渠道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2009年我区新增就业人员10242人,其中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298人,全年劳务输出22713人,其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653人,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60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

全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2009年我区共发放低保资金及低保户取暖费等各种补贴10025万元,其中低保资金8517万元,共有24657户41297人享受到了的国家的福福利政策,生活上得到了保障。

九、人    口

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343550人,比上年增加1948人。其中:男性174928人,女性168622人。非农业人口达到278084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95‰,人口死亡率4.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

注:1、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使用时请以当年度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