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凤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29 河池市凤山县统计局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凤山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模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凤山,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43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7744万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7910万元,增长17.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5922元,比上年增加166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3∶31.6∶37.1调整为28.2∶35.8∶36.0。

财政收支:全年财政收入6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41万元,增长17.3%。全县人均财政收入308元,比上年增加58元。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841万元,比上年增收235万元,增长14.6%,占财政收入总量的57.7%。全年财政支出27074万元,比上年增支44513万元,增长64.4%。从财政投入的分布看,全县财政资金继续向“三农”和关系民生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7063万元,教育支出1194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1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36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9%、56.1%、177.5%和71.8%。

投资需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18万元,增长24.9%。其中,城镇投资38516万元,下降1.5%;农村投资32524万元,增长82.2%;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3137万元,下降3.7%,更新改造投资476万元,增长149.2%;在农村投资中,农村农户私人建房投资共完成32460万元,同比增长84.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29万元,增长45.5%;第二产业投资10641万元,下降27.3%;第三产业投资65748万元,增长26.2%。

消费需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87万元,增长21.5%。分城乡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736万元,增长20.6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251万元,增长23.1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573万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84万元,增长26.67%;其他行业零售额3330万元,增长15.75%。

二、行业发展

农业:全年凤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35万元,比上年增长3.73 %;其中农业产值15256万元,下降4.67%;林业产值14219万元,增长16.83 %;牧业产值20851万元,增长2.17%;渔业产值213万元,下降19.6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26公顷,比上年减少114公顷,粮食产量38135吨,比上年增长2.08%;桑园面积3287公顷,增加593公顷,桑蚕茧产量1168吨,下降2.67%;水果产量4512吨,下降0.55%。八角产量4950吨,下降1%;油桐籽产量1240吨,下降3.88%;油茶籽产量3560吨,增长4.7%。肉类总产量8581 吨,增长3.06%;禽蛋产量175吨,增长0.57%;水产品产量246吨,增长0.41%。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8394千瓦,比上年增长11.59%;农用拖拉机422台,下降56.81%;农用运输车502辆,下降36.13%;农村用电量2386 万千瓦小时,增长137.69%。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6380万元,增长14.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24万元,增长20.4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9956万元,增长9.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8240万元,增长40%,产品销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67万元,比上年增长35.59%。利税总额-2654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41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白厂丝产量129吨,增长3.78%;发电量2173万千瓦小时,增长55.16%;供电量6673万千瓦小时,增长35.88%。

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交通和邮政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80万元,增长4.3%。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522万吨公里,增长8.1%。全年完成公路线路里程726公里。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20万元,增长13.46%。

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全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实现增加值2953万元,增长26.1%;电信、移动业务总量4325万元,增长80.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402户,净增2421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8962户,净增24812户。

金融和保险业: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925万元,比年初增加1737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861万元,比年初增加8771万元。贷款余额25917万元,比年初增加783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090.47万元,比年初减少243.53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826.35万元,比年初增加7033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20562万元,比年初增加7033万元。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925.3万元,比年初增加 4202.3万元。全年保费收入1058.6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5万元,增长9.49%;人寿险保费收入563万元,增长8.54%。

三、社会事业

教育:全年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6.8%。年末全县拥有教育部门办的基础教育学校142所,拥有专任教师1715人,在校学生37526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262人,毕业生789人,教职工数129人;普通初中14所,在校生9060人,毕业生2583人,教职工数1189人;普通小学105所,在校生24008人,毕业生3588人,教职工数1189人;中等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750人,专任教师15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18人,专任教师23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928人,专任教师66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9%,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文化:全年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支出1333万元,比上年增长274.4%。年末图书馆藏书7.5万册。全年放影1331场次,观众22.4万人次。年末广播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94%;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41.4%;有线电视入户率21.0%。

卫生:全年医疗卫生经费支出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义务室)30个,农村医疗点97个;拥有床位数402张;卫生技术人员69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人,注册护师和护士173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5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01张。年内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15.16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85.33%。全年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5.16‰,比上年下降3.9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8‰,比上年下降16.08个千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