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29 梧州市统计局

六、 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8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总额3.88亿美元,同比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201.41亿元,同比增长55.0%。其中外商实际投资额(境外)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引进国内资金(境内)190.53亿元,同比增长59.1%。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45家,比上年增加8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172822万吨公里,增长7.8%。其中货运周转量146530万吨公里,增长9.5%;客运周转量262921万人公里,下降0.6%。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48万吨,同比增长61.3%。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7亿元,增长17.4%;电信业务总量36.11亿元,增长1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5.07万户(包括小灵通、大灵通用户),比上年下降9.7%;移动电话用户95.25万户,增长31.2%。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宽带用户)为23.73万户,同比增长37.8%。

全力打造和经营“粤港澳旅游休闲后花园”,以骑楼城—龙母庙—历史文化长廊景区、藤县石表山景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卖点的旅游市场逐年看好。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58.63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其中国内游客550.73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境外游客7.89万人次,同比增长19.4%。2009年旅游收入36.79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34.3%;国际旅游收入1739万美元,同比增长9.3%。2009年末,全市共有星级以上宾馆21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收入40.06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68亿元,增长28.6%。一般预算支出71.71亿元,增长4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达1328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0%。

金融业快速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6.9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7.32亿元,增长32.5%;储蓄存款余额240.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08亿元,增长20.0%。各项贷款余额252.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14亿元,增长42.3%。信贷总量的大幅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创佳绩。2009年全市获得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获市级奖项29项,自治区奖项3项;年末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完成销售收入19.68亿元,实现利税5.89亿元;全年市级科技立项103项,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16871万元,财政补助科技经费218万元;第四轮创新计划全市共开发工业新产品43项;研发新材料7项;引进开发工业新技术21项;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17项;建立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企业2家;千亩万头以上农业标准化种养新品种4个;引进、开发、推广标准化种养新技术10项;开发应用农业加工新技术6项;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14家。2009年专利申请量140件,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55件,外观设计专利53件。全市专利授权量80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外观设计专利30件。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末,全市有各类学校1069所,其中: 小学896所(另有教学点888个),中学141所(初中111所,高中9所,完全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9所,大学3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70930人,其中小学319384人,普通初中154618人,普通高中44739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0240人,大学11949人。全市共有幼儿园242所,在园儿童77068人。全市共有教职员工29766人,其中 小学15910人,中学1147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26人,大学660人。全市共有专任教师26112人,其中小学14328人,普通初级中学7730人,普通高中238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12人,大学556人。2009年全市经高考获各类大学录取人数为10567人,录取率达66.4% 。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璀璨广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和谐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长盛不衰。全年组织公益演出活动150多场,观众60万人次。开展“百场文化下乡”主题活动120多场。举办了全市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比赛及少儿环保时装比赛。

卫生保健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45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95个,卫生机构病床791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7389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893人,其中职业医师(含职业助理医师)3892人,注册护师、护士3716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有224.1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3.19万人,增长6.3%,新农参合率为90.0%。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市中心血站年总供血量同比增长16.0%,医疗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全区比赛中,体育健儿共获金牌26枚,银牌23枚,铜牌44枚。全年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12名。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不断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

十一、市政建设、 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排水管道长度128公里,同比增长17.4%。自来水供水总量4812.66万吨,用水人口38.32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0.65万吨,用液化气人口30.73万人。公共交通营运车辆301辆,年客运量4793万人次。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58公顷,同比增长0.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8%,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8.4%。市区主次干道路网建设诸工程陆续竣工,路网通行功能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市政管网和气化站的建设正在加快,部分街区用户已经可以使用管道天然气。

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已经竣工营运或试运行。一系列治污工程的竣工,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2009年度全市环境质量均保持在优良水平,各环境质量要素达到了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009年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其中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2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26毫克/平方米。酸雨频率为3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1.5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5分贝。地表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