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睢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5.5% ;第二产业增加值3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 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9.5:38.3:32.2调整为26.7:40.4:32.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二三一顺序。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3.3%,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由2006年的6.53%提高到8.45%,上升了1.92个百分点。人均GDP7243元,比上年增加了1137元。年末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28.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1.58万亩,比上年增加34.7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2.75万吨,比上年增长11.1 %。棉花播种面积为6.53万亩,比上年减少1.89万亩,总产量0.34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1.01万亩,比上年减少2.79万亩,总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减0.87万吨。水果产量4.53万吨,比上年增加0.28万吨,增长6.6%。全年肉类总产量7.0万吨,增长13.3%。水产品产量2.31万吨,比上年增长1.3% 。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趋缓,全年新增劳务输出2.65万人,累计达 35.37 万人,劳务输出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6.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982台,大中型拖拉机1790台,小型拖拉机37256台,农用运输车14806辆。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18万吨,比上年增长1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8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33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6.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4%,比上年提高2.91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生产、销售同步较快增长;实现利税总额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完成建筑业产值7.66亿元,承建施工面积111万平方米,增长79.7 %;竣工面积98万平方米,增长9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规模投资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1%,规模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中,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9个,投资额18.53亿元,千万元以上的商贸项目个数15个,投资额2.79亿元。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等级公路2218公里,比上年增加329公里。客运量724万人次,干线好路率达到95.3%,农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的比重达到100%。年末拥有汽车3674辆,其中客车268辆。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42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6%;电信业务总量11003万元,比上年增长53.5%。邮电业务收入1592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484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144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8万户,互联网用户1.96万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39.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1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受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32.6 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3.62亿元,增长20%。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全县个体经营户达到13162户,新增822户;私营企业达到1630家,新增248家。民营经济增加值64.3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6.2%,税收4.09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82.61%。 外向型经济有所突破。全年出口总额17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3万美元,是上年的近4倍;协议外资6175万美元,是上年的近20倍;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营业额5600万美元,比上年增1.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7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5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312万元,比上年增长39.4 %。财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7.5%,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为4696万元、11967万元、2944万元,分别增长25.4%、40.0 %、80.0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45%,比上年提高了1.92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9%。一般预算支出11.75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达到11269万元,比上年增长49.4%。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8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3亿元,比同期增长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23亿元,比年初增加5.98亿元,比同期增长11.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24亿元,比年初增加4.66元,比同期增长17.5%。各项贷款中,工业贷款和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工业贷款1.13亿元,比上年增加0.33亿元,农业贷款达到14.97亿元,比上年增加3.56亿元,增长31.2%。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4323 万元,比上年增长32.9 %。其中财产险收入 6419 万元, 比上年增长 70.1 %,人寿险收入1790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赔付额7601 万元,其中财产险3770万元, 比上年增长36.7 %,人寿险 3830 万元,是上年的8.25倍。 八、社会事业 “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0.19%,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年组织申报省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9项,农业高技术研究项目2项,工业科技攻关项目5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13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2项,省级立项4个。全年完成专利受理量350件,比上年增52%,其中,发明专利36件,增150%,授权专利30件。 |